【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10|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正吳又可溫疫論各條】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2-12 22:26: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辨正吳又可溫疫論各條

 

辨正吳又可溫疫論各條

 

詒按:吳氏所論溫疫中後治法,大概與伏溫相合。

 

故後來張石頑、蔣問齋等治溫熱病,每每引用。

 

惟方藥粗悍,宜於藜藿壯實之體,而不宜於膏粱虛弱之人耳。

 

所可議者,開手即謂溫疫穢濁之邪,由口鼻吸受,藏於募原而發。

 

將伏氣化溫之病,概行抹煞。

 

並疑內經冬傷於寒春必病溫之語為不足憑。

 

試思募原之邪,專在氣分,即使善於傳變,亦何至有先裡後表,但裡不表,裡而又裡,如後面所稱九傳之變證哉!至所敘初起證情,以及舌苔脈象,大略是暑濕濁邪蒙蔽中焦之證,與疫厲惡毒之邪,沿門闔戶,如霍亂爛喉捻頸等險惡之證,傳染不已者,亦不相同。

 

然則又可所指之溫,既未得伏溫之真諦;所論之疫,又未得疫證之全體:似無足取矣。

 

然又可當明季兵荒 至之時,確有是病,以此治病,確乎有效,乃以其所閱歷者著為此論。

 

雖不免有粗疏之弊,亦豈容一概屏棄。

 

況篇中所論應下失下,及下後諸變證,曲折詳盡,多闡前人未發之秘,堪為臨證圭臬者,正復不少。

 

爰采論中,與伏溫相合者各條,附列於下,並分系於各篇之後而詳論之。

 

溫疫之邪,從口鼻而入,不在經絡,舍於伏膂之內,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裡之分界,是即內經瘧論所謂橫連募原是也。

 

凡人本氣充滿,邪不易入,適逢虧欠,因而乘之。

 

感之淺者,待有所觸而發;感之深者,中而即病。

 

其始陽氣鬱伏,凜凜惡寒,甚則四肢厥逆;既而陽氣鬱發,中外皆熱,發即昏昏不爽,壯熱自汗。

 

此邪伏於募原,即使汗之,熱不能解。

 

必俟伏邪已潰,表氣漸行於內,精元自內達表,此時表裡相通,大汗淋漓,邪從外解,此名戰汗,當即脈靜身涼而愈。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42&pid=256598&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2:27:00 | 只看該作者

辨正吳又可溫疫論各條

 

詒按:從口鼻吸受者,必系暑濕穢濁之邪。

 

其發也,心有痞悶、嘔惡、嘈攪等募原達胃之見證。

 

治之當用芳香開泄,如藿香正氣之類。

 

此不在經絡,本非汗能解。

 

若暴受風寒邪在經絡者,其邪尚淺,一汗即解而不戰也。

 

若大寒大熱,必戰而得汗乃能解熱者,其邪必深且重。

 

迨鬱伏而發,邪正交爭則戰,正勝邪卻則汗,此即屬伏溫見證。

 

雖病情萬變,不可執一,伏溫之病:每有兼挾暑濕穢濁,或暴感風寒夾雜而發者:然醫者必須逐層分別,認清來源,方可施治。

 

吳氏於入手之初,敘述病情,不能分晰清楚,混稱之曰溫疫,致後人相沿遺誤,不容不辨。

 

若伏邪未盡,必復發熱。

 

其熱之久暫,視所感之輕重,要皆先寒後熱。

 

至伏邪發出,方顯變證。

 

詒按,據此病機,合之下文表裡九傳,則所云伏邪,必非輕淺之邪,如募原所伏之穢濁矣。

 

其證或從外解,或從內陷,更有表裡先後不同:有先表而後裡者,有先裡而後表者,有但表而不裡者,有但裡而不表者,有表而再表,有裡而再裡,有表勝於裡者,有裡勝於表者,有表裡分傳者。

 

此為九傳。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42&pid=256599&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2:27:31 | 只看該作者

辨正吳又可溫疫論各條

 

詒按:所列九傳證情,變幻殊甚。

 

然惟伏氣化溫,從少陰外達者,每每有之。

 

邪機僅在募原者,未必如是也。

 

疫邪初起,脈不浮不沉而數,晝夜皆熱,日晡益甚,頭疼身痛。

 

不可用辛熱藥汗之,又未可下,宜用達原飲以透募原之邪為當。

 

若見少陽、陽明、太陽證,隨經加柴胡、葛根、羌活為引,以提其邪出陽分也。

 

詒按:若系暑濕濁邪,舌苔白膩者,用達原飲甚合。

 

若伏溫從少陰外達者,則達原飲一派辛燥,既不能從裡透邪,而耗氣劫津,非徒無益,而又害之矣。

 

學人當細心體認,勿誤用也。

 

邪之輕者,舌上白苔亦薄,脈亦不甚數,一二劑自解。

 

如不得汗,邪氣盤錯於募原也,只以本方主之。

 

感之重者,舌上苔如積粉,藥後不從外解而反內陷,舌根先黃漸至中央,此邪漸入胃也。

 

前方加大黃下之。

 

詒按:以舌苔之濃薄為病之輕重,是暑濕濁邪之的據。

 

若伏溫則盡有邪機極重,而舌苔如無病者。

 

緣邪發於陰,未涉於胃故也。

 

學人於此等處,細心分別,則伏溫與疫邪異同之辨,自可了然矣。

 

若脈長而洪數,大汗多渴,此邪氣適離募原,欲表不表,白虎湯證也。

 

如舌上純黃色,兼見裡證,此邪已入胃,承氣湯證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42&pid=25660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2:27:58 | 只看該作者

辨正吳又可溫疫論各條

 

詒按:白虎、承氣,均是治熱邪犯胃之重劑。

 

凡無形之邪熱,燔灼於胃者,用白虎:有形之垢熱,結於胃腑者,用承氣;此一定不易之法。

 

乃以欲表不表,則當以導之出表為要,不當以白虎專清裡熱矣。

 

疫邪為病:有從戰汗解者;有從自汗盜汗解者;有無汗竟全歸胃腑者;有自汗淋漓,熱渴反甚,終得戰汗而解者;有胃氣壅遏,必下後始得戰汗而解者;有汗解而裡和,越三四日復發熱者;有已發黃,因下而復熱發斑者;有竟從發斑而愈者;有裡證偏重,雖有斑仍非下不愈者;此雖傳變不常,要皆意中事也。

 

詒按:所列病情傳變,頗為詳悉。

 

但如汗解後,越日復熱;發黃後,因下復熱;發斑後,仍非下不愈;此等證情,伏溫每每有之。

 

若邪伏募原之濕溫,未必爾也。

 

又有意外之變,如男子適逢使內,邪熱乘虛陷於下焦,氣道不通:以致小便淋澀,少腹脹滿,至夜發熱。

 

用導赤、五苓輩,分毫不效;與大承氣一服,小便如注而愈者。

 

詒按:此邪熱陷入肝腎之部,當從陰分,導泄其熱乃愈。

 

導赤、五苓,固與證不合,即承氣得效,亦不過得大黃泄熱之力耳。

 

其實方中之枳、朴、芒硝,與證情亦不相合也。

 

又有女子經水適來適斷,以及失血崩帶,心痛疝氣,痰火喘哮等證,隨時挾發者,此皆出於意外者也。

 

大抵邪行如水,惟HT 處受之,此喻最切要。

 

至因新病而來舊病,但治新病而舊病自已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42&pid=256602&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2:28:27 | 只看該作者

辨正吳又可溫疫論各條

 

詒按:因新病牽動舊病,治當以新病為主,此定理也。

 

但其中亦須審察輕重緩急,以定治法,未可執一論也。

 

然有大勞、大欲、大病、久病後發病者,此為四損。

 

其正氣先虧,每致邪氣易陷,多不可救。

 

詒按:凡決溫熱病之生死,總以正氣之強弱衡之。

 

病邪雖重,而正氣能支,尚可不死,有病邪雖輕,而正氣不能支持,每每猝然蒙陷。

 

不可不知。

 

吳又可曰:疫邪一二日,舌上苔如積粉,早服達原飲一劑。

 

午後舌色變黃,隨見胸膈滿痛,大渴煩擾,此伏邪已潰,毒傳於裡也。

 

前方加大黃下之,煩熱稍減。

 

傍晚後加躁煩發熱,通舌黑刺,鼻如煙煤,此邪毒最重。

 

待瘀到胃,急接承氣湯,抵暮大下,夜半熱退,次早黃刺如失。

 

一日有此三變,數日之法,一日行之。

 

因其毒甚,故傳變亦速,投劑不得不緊;設用緩法,必無及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42&pid=256604&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4-2-12 22:28:51 | 只看該作者

辨正吳又可溫疫論各條

 

詒按:似此傳變迅速,疫邪穢毒極重者多有之;若尋常伏氣所發,未必若是之重且速也。

 

又曰:邪入胃者,非承氣不愈。

 

誤投白虎,既無破結之能,反抑邪毒,致脈不行,反變細小。

 

倘誤認陽證陰脈,復不敢下,逡巡死耳。

 

當此急投小承氣,庶可挽回。

 

詒按:必有大熱大渴,脈洪多汗,舌無濃濁苔,方為白虎的證。

 

至脈變細小,仍投承氣,亦須認清見證。

 

若胃無垢熱,承氣豈可妄施。

 

又曰:疫邪初發,必在半表半裡。

 

至於傳變,或表裡分傳。

 

醫執成見,必先解其表,此大謬也。

 

嘗見用大劑麻黃,一毫無汗,轉加煩熱。

 

蓋裡氣結滯,陽氣不得宣達於表,即四肢未免微厥,安有津氣蒸蒸而外達乎。

 

必用承氣通其腑。

 

苟裡氣一通,不待發散,多有自汗而解者。

 

詒按:所論雖屬疫邪,而溫熱病熱結於胃,津液不行而無汗者,其理與此正同。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42&pid=256605&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0 07:25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