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伏氣溫病篇】
卷二
仲景伏氣溫病篇
《傷寒論》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
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
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
病患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
張路玉曰:冬月感寒,伏藏於經,至春當發,故曰以意候之。
今月之內言春分候也。
若脈微弱者,其人真元素虧,必不發於陽而發於陰,以少陰之脈循喉嚨,伏邪始發,熱必上升,故必喉中痛似傷。
腎司開闔,經之熱邪不能外發,勢必內攻,其後下利也。
章虛穀曰:此條仲景教人辨冬伏寒邪,春發之溫病,當以心意測候之也。
如今月之內,欲有發伏氣之病者,必無其氣而有其病,病與時氣不合,即知其病因舊有伏氣而發。
假令舊有伏氣者,須審其脈,知其邪從何處而出也。
若脈微弱,知其邪雖化熱,未離少陰,循經脈而上灼,當喉中痛似傷者,卻非外邪入內之喉痹,是內熱欲出之喉痛也。
何也?若春時外感風邪,脈浮而弦數,先見發熱惡寒之外證,今脈微弱,則非外感,而反喉痛,則確知為內發之伏熱,是無其氣而有其病也。
伏熱上行,不得外散,勢必又從下走,故曰實咽中痛。
雖爾,今復欲下利也。
然亦有兼外感者,即審其脈證,皆可照此辨之也。
觀仲景標中風、傷寒、暑熱等病之脈,與《難經》同。
惟《難經》言溫病之脈,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
各隨其經所在而取之。
是言溫病初由伏邪,隨氣血流行在諸經中,及其邪之發也。
不知從何經而動,既發之後,各隨其邪所在之經而治之。
其發無定處,故無一定之脈象可示也。
今仲景又教人審脈以辨邪發之經,如脈微弱,即知其邪未離少陰,必當有咽痛、下利等證,正與《難經》互相發明者也。
故如下文云邪出三陽,熱勢大盛,其脈浮大上關上,則是脈隨證變,證隨脈見。
其發也,既無定處,則無定證,既無定證,則無定脈,故《難經》不標脈象也。
由是觀之,其與外感之邪,而有定證、定脈者,迥不同矣,故仲景與《難經》無異也。
少陰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
張路玉曰:陰邪為病,其發必暴,所以伏氣發於少陰,必咽痛,仲景遂以緩法治之。
甘草味甘,其性最緩,因取以治少陰伏氣發溫之最急者。
蓋甘先入脾,脾緩則陰火之勢亦緩,且生用力能瀉火,故不兼別味,獨用以取專功也。
設不瘥,必是伏邪所發勢盛,緩不足以濟急,更加桔梗升載其邪,使發於陽分之陰邪,盡從陽分而散,不致仍復下陷入於陰分也。
倘治稍失宜,陰津為熱邪所耗,即用祛熱救陰之藥,恐無及也。
葉香岩曰:春夏溫熱之病,必自內而及外。
汪按:此專指伏氣之病。
尤拙吾曰:少陰為陰,寒邪亦為陰,以陰遇陰,故得藏而不發。
是以傷寒之邪,自太陽遞入三陰;溫病之邪,自少陰傳出三陽。
章虛穀曰:風寒外閉少陰而咽痛者,仲景用半夏散辛溫開泄之法矣。
此少陰伏熱內發,循經上灼而咽痛,雖不合用辛溫開泄,亦不可用涼藥以遏其外出之勢。
故用甘草甘平和中,導邪外達。
如不瘥,更加桔梗上通其氣。
楊云:據此則桔梗分兩宜輕。
蓋火鬱不得外出故痛,通其氣使火外達,則痛自止矣。
傷寒之邪,自表入裡,故先太陽,而後至少陰;溫病之邪,自裡出表,故先少陰,而後出太陽。
歷來不辨源流,故各條次序亦紊,而傷寒、溫病,攙混不清也。
淦按:伏氣為病,皆自內而之外,不止春溫一病。
蓋四時之氣,皆有伏久而發者,不可不知也。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張路玉曰:下利咽痛,胸滿心煩,少陰之伏邪,雖發陰經,實為熱證,邪熱充斥,上下中間,無所不到,寒下之藥,不可用矣。
又立豬膚湯以潤少陰之燥,與用黑驢皮之意頗同。
陽微者,用附子溫經;陰竭者,用豬膚潤燥。
同具散邪之意,比而觀之,思過半矣。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周禹載曰:伏邪未發,津液先已暗耗。
今得之二三日以上,雖陰火不升,未見咽痛等證,而心煩不得臥,已知陰液消耗,故以芩、連祛熱,膠、芍滋陰,兩得之矣。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楊云:此當兼有停飲,故方治如此。
章虛穀曰:此不咽痛,其邪由肺直走腸胃而下利,六七日不止,因而熱從下陷,不得外透,故逆於肺則咳而嘔,乘心則煩、渴、不得眠,以心肺皆通少陰之脈故也。
主以豬苓湯,利小便而滋陰,滋其陰則熱隨利去,利其小便,則瀉止而煩渴亦解矣。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張路玉曰:伏氣之發於少陰,其勢最急,與傷寒之傳經熱證不同。
得病才二三日,即口燥咽乾,延至五六日始下,必枯槁難為矣。
故宜急下以救腎水之燔灼也。
○按少陰急下三證:一屬傳經熱邪亢極;一屬熱邪轉入胃腑;一屬溫熱發自少陰。
皆刻不容緩之證,故當急救欲絕之腎水,與陽明急下三法,同源異派。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26538&pid=255955&fromuid=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