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法】
辨脈法
脈要精微論曰:微妙在脈,不可不察。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按其脈,知其病,命曰神。
秦越人六十一難曰:切脈而知之謂之巧。
許叔微曰:脈之理幽而難明。
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
凡可以筆墨載,可以口舌言者,皆跡象也。
至於神理,非心領神會,烏能盡其元微。
方盛衰論曰:受師不卒,使術不明,不察從逆,是為妄行。
推雌失雄,棄陰附陽,不知並合,診故不明。
甚矣。
脈之不可不辨也。
其大要當合《素問》、《靈樞》,及各家論說,熟讀而玩繹之,自能領悟。
惟常變之理,不可不知。
凡人之脈,有素大素小,偏陰偏陽者,此其賦自先天,各成一局也。
邪變之脈,有倏緩倏疾,乍進乍退,此其病之驟至,脈隨氣見也。
故診脈者,必須先識臟脈,而後可以察病脈。
先識常脈,而後可以察變脈。
然有脈病相符者,有脈病相左者,有病亢極而脈忽反變者,如陽證見陽脈,陰症見陰脈,此脈病相符也。
證似陽而脈不鼓指,證似陰而脈鼓盛者,此脈病相左也。
陽盛者,脈必洪大,至陽盛之極,而脈反伏匿,陽極似陰也。
陰盛者脈必微細,至陰盛而脈反躁疾,陰極似陽也。
此病亢極,而脈忽反變也。
又有從合之辨,如脈浮為表,治宜汗之,此其常也。
而亦有宜下者,仲景云:若脈浮大,心下梗,有熱,屬臟者攻之,不令發汗是也。
脈沉為裡,治宜下之,此其常也。
而亦有宜汗者,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是也。
脈促為陽,當用葛根黃芩清之矣。
若脈促厥冷為虛脫矣,非溫不可,此又非促為陽盛之脈也。
脈遲為寒,當用附子乾薑溫之矣。
若陽明脈遲,不惡寒,身體 汗出,則用大承氣湯,此又非遲為陰寒之脈也。
是皆從證不從脈也。
至於表症汗之,此其常也。
仲景曰: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身體疼痛,當救其裡,用四逆湯,此從脈之沉也。
裡症下之,此其常也。
日晡發熱者,屬陽明,脈浮虛者,宜發汗,用桂枝湯,此從脈之浮也。
結胸症,當以大小陷胸下之矣。
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是宜從脈而治其表也。
身疼痛者,當以桂枝麻黃解之矣。
然尺中遲者,不可汗,以營血不足故也,是宜從脈而調其營矣,此皆從脈不從症也。
世有切脈而不問症,問症而忽脈者,得非仲景之罪人乎。
陶節庵曰:問病以知其外,察脈以知其內,全在治法二字,乃臨症切脈之要訣也。
余歷來治目,無不詳參脈證,以定治法。
如陸某朱某,同一 肉壅腫,黑珠內泛,一則脈沉遲,知其陰虛不足,復感寒邪,故余用六物東加炮薑,以養陰溫胃。
一則脈浮遲而細,知其氣血兩虧,寒而兼風,故余用四物逍遙,加蘇木紅花,以祛風理血。
張某艾某,同一珠大脫眶也,一則兩尺浮洪無根,右寸濡弱無力,此肺金不能生水,腎火浮越所致,故余用金匱腎氣丸,以降其浮陽。
一則兩尺細數,右寸浮洪,此腎水枯涸,肺氣上衝所致,故余用人參固本煎加牛膝,以清其亢熱,此證同脈異,而治亦異也。
又如錢某瞳神散大,李某兩目 肉突出發癢,判然兩症,然二人尺脈均細數,寸脈均洪大,皆由於心腎不交,故余同以滋陰六味丸,去萸肉,加女貞子以治之。
此證異脈同,故治亦同也。
至如孔某視白為黃,視紅為紫,視正為橫,乃陰極陽飛之症,脈宜浮洪,今反細澀,所謂過極者,反兼勝已之化也。
余以七味二地溫補之,此憑症而不憑脈也。
大抵陰陽虛實,最宜詳審。
張介賓曰:凡值疑似難明處,必須用四診之法,詳問其由,兼辨其聲色。
但於本末先後中,征之以理,斯得其真。
若不察此,而但謂一診可憑,信手亂治,亦豈知脈症最多真假,見有不確安能無誤。
且常診者,知之猶易,初診者,決之甚難,此四診之所以不可忽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30577&pid=633807&fromuid=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