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56|回復: 2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五臟六腑虛實大論第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4-1-1 20:26: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伍智毅 於 2014-1-1 21:52 編輯

五臟六腑虛實大論第三


曰: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曰:血氣已並,陰陽相頃,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


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悶,善怒。


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素》作善忘)。


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是血氣離居。


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


寒則泣不流,溫則消而去之。


是故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


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乃言血並為虛,氣並為虛,是無實乎?


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


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


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


絡之與孫脈,俱注(一作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


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曰:實者何道從來。


虛者何道從去?


曰夫陰與陽,皆有輸會。


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 (音巡)平(《素》作均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名曰平人。


夫邪之所生,或生於陽,或生於陰。


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


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起居,陰陽喜怒。


曰:風雨之傷人奈何?


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乃注於大經脈,血氣與邪氣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


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按之則痛。


曰:寒濕之傷人奈何?


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收(《素問》作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澀,衛氣去,故曰虛。


虛者攝辟氣不足,血澀,按之則氣足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401149&fromuid=526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4-1-1 21:53:40 | 只看該作者

五臟六腑虛實大論第三


曰:陰之生實奈何?


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


曰:陰之生虛奈何?


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空虛,因寒飲食,寒氣動臟(一作重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


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不知所由然?


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


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不通則寒獨留於外,故寒栗。


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焦(《素問》作下脘)不通,胃氣熱,熏胸中,故內熱。


上焦不通利,皮膚致密,腠理閉塞(《素問》下有玄府二字) 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腠理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401150&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4-1-1 21:54:24 | 只看該作者

五臟六腑虛實大論第三


曰:陰與陽並,血氣與並,病形已成,刺之奈何?


曰:刺此者取之經渠,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曰:血氣已並,病形已成,陰陽相頃,補瀉奈何?


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曰:補虛奈何?


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後時(《素問》作動氣後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曰:虛實有十,生於五臟五脈耳。


夫十二經脈者,皆生百(《素》作其)病,今獨言五臟。


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乎?


曰:五臟與六腑為表裡,經絡肢節,各生虛實,視其病所居,隨而調之。


病在脈調之血,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諸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


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


病在骨, 針藥熨。


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


病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則巨刺之。


必謹察其九候,針道畢矣。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401151&fromuid=526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6 14:29 , Processed in 0.1933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