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19|回復: 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發黃】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8 15:2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黃


蓋發黃因外則汗不得泄。內則小便不利。以致濕邪瘀熱。鬱而成黃。故濕熱發黃。小便不利。蓄血不在氣分。且小便自利。則內之濕邪瘀熱已得外泄。何能發黃。要知蓄血與發黃。無並見之理。熱於膀胱。


則為發黃。血結膀胱。則為蓄血。病之在氣在血。有形無形。截然相反。若果太陽發黃。用治蓄血之峻劑抵當湯。服之。則前陰下血如泉而立斃。蓄血而亦言發黃。其誤非小。故特辨之。


蓄血發黃。脈沉細而結。濕熱發黃。脈浮滑而數。


邵評:此辨蓄血濕熱發黃脈象之不同。


蓄血發黃。則便利而清。濕熱發黃。則便黃而濁。


邵評:此以便之黃濁清利。辨發黃蓄血。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87%E6%8E%8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210&pid=694273&fromuid=77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15:24:44 | 只看該作者

發黃


太陽失表。瘀熱在裡。表實無汗。小便不利。身體發黃者。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使黃從汗解也。


邵評:太陽失於發表。外無汗出。而內則小便不利。熱入於裡而不外越。謂之瘀熱。熱蒸發黃。此熱瘀而未實之症也。


因其有表裡症。故用麻黃、杏仁、生薑之發汗散表。赤豆、梓白皮、連翹根之苦寒清熱而利水也。


蓋發黃熱瘀而未實。故以發汗清利。雙解表裡為治。


陽明病。遍身無汗。但頭汗出。小便不利。渴欲飲水者。是熱不得越。瘀於裡而發黃也。


茵陳蒿湯主之。使黃從下解。


邵評:此陽明濕熱發黃之症。但頭汗而身無汗。鬱熱上熏而邪不外達也。


小便不利。其熱又不得下泄。


而又渴欲飲水。則熱之蓄於內者方熾。而濕之引於外者無已。濕與熱合。瘀郁不解。未能表達裡通。


勢必蒸發為黃矣。


用茵陳蒿湯苦寒通泄。使內瘀之濕熱下趨。則黃從便出而下解也。


此條傷寒論原文有腹滿一症。因邪不得外泄下通。鬱熱為黃。邪深入裡而腹滿。為陽明熱實之症。故方中用大黃清濕而下裡實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87%E6%8E%8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210&pid=694274&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15:25:01 | 只看該作者

發黃


太陰病小便不利。濕土為熱所蒸而發黃者。茵陳五苓散主之。使黃從小便而解。


邵評:太陰濕伏。不從小便而下泄。遏於內而蒸熱為黃。此太陰濕熱症也。


用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氣而利小便。加茵陳以清滲濕熱也。


蓋太陰濕鬱蒸熱為黃。熱而未實。當宣其氣化。使邪從小便而解。


瘟疫論云。疫邪傳裡。遺熱下焦。小便不利。邪無輸泄。經氣鬱滯。其傳為疸。身目如金。宜茵陳蒿湯。若用茵陳五苓散。不但不能退黃。即小便亦難利。此乃胃家移熱。是以大黃有專功也。


邵評:瘟疫濕濁之邪傳入陽明。熱在中下二焦。結而成實。氣不宣通。鬱而為黃。


此陽黃實熱。用茵陳蒿湯。下其熱實也。


蓋疫邪熱入於裡。陽明胃家熱而成實。故用茵陳蒿湯下其熱實。


與上條濕熱發黃。熱而未實者不同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87%E6%8E%8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210&pid=694275&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15:25:18 | 只看該作者

發黃


傷寒身熱發黃。無表裡症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邵評:此陽明之經症。表無邪鬱。裡未成實。故曰無表裡症。乃身熱發黃熱瘀陽明經也。


故但治以清熱。


凡發黃。熱多脈必數。一身不痛。解毒為主。濕多脈必緩。一身盡痛。滲濕為主。


邵評:熱盛陽明。蒸郁為黃。脈數而身不痛者。陽黃也。


清熱解毒治之。太陰濕勝。


滯氣為黃。脈緩身痛。濕入經絡。而為陰黃。滲濕行氣主之。惟熱黃脈數屬陽明。濕黃脈緩屬太陰。


陽明發黃。熱多。二便俱秘。茵陳蒿湯。


邵評:此陽明熱實發黃之正法。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87%E6%8E%8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210&pid=694276&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15:25:34 | 只看該作者

發黃


太陰發黃。濕多。小便不利。茵陳五苓散。


邵評:此太陰濕鬱發黃之正法。


身熱發黃。無表裡症。梔子柏皮湯。


邵評:此陽明經瘀熱發黃之治法。方中宜再加澤蘭、紅曲以消瘀。以上論陽黃症。


發黃汗出身冷。脈沉遲。小便不利。口不渴者。陰黃症也。


五苓散加乾薑、茵陳。二便俱利者。


理中東加茵陳。


傷寒遇辰戌丑未年。太陽太陰司天。醫用寒涼太過。往往有陰黃之症。脈沉遲。肢體冷。而發黃者。宜理中東加茵陳主之。小水不利。理中加二苓官桂。嘔者理中合二陳生薑。若天久霪雨。濕令大行。又當理中合平胃為當。甚者加附子。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87%E6%8E%8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210&pid=694277&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8 15:25:52 | 只看該作者

發黃


邵評:寒水濕土當令之年。如其人陽氣本虛。偶受濕邪。醫者過用寒涼。傷其中陽。而成陰黃之症。所見脈症。俱是陰寒之象。與陽黃之熱實者大相逕庭。用理中東加茵陳。溫運中陽而化濕也。


陰寒甚者。當加附子以扶陽泄濁為治。若中陽虛弱。寒濕內伏。陽氣不得宣化。而小水不利。加苓、桂以通陽利水。嘔者。胃虛有寒痰也。


合二陳生薑。以和其胃氣而化痰飲。惟久雨濕盛。陰濁之氣太甚。脾胃中土受戕。故用理中溫運中宮。合平胃除濕化邪。此脾陽虛弱。寒濕內伏而成陰黃。治以溫中化濕為主。


脾絕似黃症。一身盡黃。寸口無脈。鼻中冷氣。搖頭直視。環口黧黑。形如煙煤。此脾家真氣絕。非發黃也。


第一書云。膽氣絕。則面黃。脾氣絕。則身黃。此皆黃如土色。干枯無神氣者也。


邵評:脾為陰土。黃者。土之本色也。


脾陽衰乏。陽氣不運。故寸口無脈。陽微欲絕。


則氣冷不溫。所見各症。純是一派陰濁用事。微陽將欲埋沒。脾之真氣告絕。土之本色。發露無余而外現。


故一身盡見黃色。此臟絕之症。與發黃之有外邪者各殊也。


金鑒云。環口黧黑冷汗者。陰黃死證也。


身體枯燥如煙熏者。陽黃死證也。


邵評:陰黃陽絕則死。陽黃陰竭亦死。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C%87%E6%8E%8C/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5210&pid=694278&fromuid=77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2 12:08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