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逆】
咳逆
《內經》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嗽,不獨肺也。
此言咳嗽主肺,然別經亦有之,於是詳列十二經絡主咳症形以治內傷。
至《傷寒論》太陽篇,論咳兩條,皆曰心下有水氣,皆用小青龍湯。
此以水飲內伏,心下太陽表症未解,用發散心下水飲主治。
其少陽篇云:咳者,小柴胡湯。
此以邪傳少陽主治。
其少陽篇兩條,一以小便不利,泄利下重,用四逆散;
一以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用豬苓湯。
二者皆陽邪傳入陰經,當以濕熱主治。
《傷寒論》惟有太陽少陽少陰三經致嗽,非《內經》詳而仲景略也。
蓋因內傷門咳嗽者多,外感咳嗽者少。
然外感者,六氣皆能致也。
傷寒致咳,惡寒身痛,發熱無汗,脈浮緊,肺素無熱,外受寒邪,未經鬱熱,冬月可用三拗湯。
肺熱感寒者,羌防瀉白散。
傷風致咳,頭痛額痛,發熱多汗,脈浮而緩,荊防飲。
以上二條,表邪利害,宜散表。
傷熱致咳,喉痛聲啞,不惡寒反惡熱,汗出而熱,脈沉而數,黃芩瀉白散加荊芥、薄荷;
兼風者,加防風。
傷燥致咳,口渴唇焦,內熱煩躁,時常有汗,干嗽無痰,連嗽不已,時或停止,遇夜益甚,右脈急數,瀉白散加石膏、黃芩。
風濕致咳,瀉白散合防風神術湯。
大凡外感咳逆,既明何經主病,又當究何氣致病,因寒散寒,因風散風,有熱清熱,有濕利濕,必當去其致病之根。
以外感咳嗽,但去病邪,正氣自復。
例如熱病,初起不咳,後致咳,皆因熱邪伏於肺胃,要先清其所伏之熱邪。
是以外感之嗽,初起即當從外散表。
若初起先見咳嗽,即為肺家受邪,單治肺邪。
若見左脅作痛,即為金邪入木,以肺受邪熱,乘克少陽肝膽木位,宜清理肺邪,佐以清肝膽之藥,如瀉白散加柴胡、黃芩,以清少陽。
惟先見少陽寒熱症,後變咳嗽,乃名木火刑金,以少陽火邪刑傷肺金而為咳嗽,宜清少陽,佐以清肺之藥,如瀉清各半湯等,加桑白皮、桔梗。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4%A7%E7%99%BD/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4850&pid=690670&fromuid=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