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六】
太陽病,過經十余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
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
若不爾者,不可與。
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趙本有「湯」字)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心下溫溫欲吐,鬱鬱微煩,胸中痛,當責邪熱客於胸中。
大便反溏,腹微滿,則邪熱已下於胃也。
日數雖多,若不經吐下,止是傳邪,亦未可下,當與柴胡湯,以除上中二焦之邪。
若曾吐下,傷損胃氣,胃虛則邪乘虛入胃為實,非柴胡湯所能去,(醫統本有「與」字)調胃承氣湯下胃熱。
以嘔,知胃氣先曾傷動也。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裡故也。
抵當湯主之。
太陽,經也。
膀胱,腑也。
此太陽隨經入腑者也。
六七日邪氣傳裡之時,脈微而沉,邪氣在裡之脈也。
表證仍在者,則邪氣猶淺,當結於胸中;
若不結於胸中,其人發狂者,熱結在膀胱也。
經曰:熱結膀胱,其人如狂。
此發狂則熱又深也。
少腹硬滿,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
小便自利者,血證諦也,與抵當湯以下蓄血。
抵當湯方:水蛭(三十個,熬。
味鹹,苦寒) 虻蟲(三十個,熬,去翅足。
味苦,微寒) 桃人(趙本作仁,二十個,去皮尖。
味苦甘,平) 大黃(三兩,酒浸,趙本作洗。
味苦寒)
苦走血,咸勝血,虻蟲、水蛭之鹹苦,以除蓄血。
甘緩結,苦泄熱,桃人、大黃之苦,以下結熱。
上四味為末,(趙本無「為末」二字)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趙本作「更」)服。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6986&fromuid=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