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證並治法第六】
太陽病未解,傳並入陽明,而太陽證未罷者,名曰並病。
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者,為太陽證罷,陽明證具也,法當下之;
若太陽證未罷者,為表未解,則不可下,當小發其汗,先解表也。
陽明之經循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也,當解之、熏之,以取其汗。
若發汗不徹者,不足言陽氣怫鬱,止是當汗不汗,陽氣不得越散,邪無從出,擁甚於經,故燥(醫統本作「躁」)煩也。
邪循經行,則痛無常處,或在腹中,或在四肢,按之不可得而短氣,但責以汗出不徹,更發汗則愈。
《內經》曰:諸過者切之,澀者,陽氣有餘,為身熱無汗。
是以脈澀知陽氣擁鬱而汗出不徹。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
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裡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經曰:諸脈浮數,當發熱而洒淅惡寒,言邪氣在表也,是當汗出愈。
若下之,身重心悸者,損其津液,虛其胃氣。
若身重心悸而尺脈實者,則下後裡虛,邪氣乘虛傳裡也。
今尺脈微,身重心悸者,知下後裡虛,津液不足,邪氣不傳裡,但在表也。
然以津液不足,則不可發汗,須裡氣實、津液足,便自汗出而愈。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
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
何以知之(趙本無「之」字)然?
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6954&fromuid=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