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例第三】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
脈浮大減小;
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
動數之脈,邪在陽也,湯入而變遲者,陽邪愈也。
浮大之脈,邪在表也,而復減小者,表邪散也。
病初躁亂者,邪所煩也,湯入而安靜者,藥勝病也。
是皆為愈證。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
五十九穴者,以瀉諸經之溫熱。
《針經》曰:熱病,取之諸陽五十九穴,刺,以瀉其熱,而出其汗;
實其陰,而補其不足。
所謂五十九刺,兩手內外側各三,凡十二 ;
五指間各一,凡八;
足亦如是;
頭入發際一寸,旁三分,各三,凡六 ;
更入發三寸,邊五,凡十 ;
耳前後、口下,各一,項中一穴,凡六 ;
巔上一、囟會一、發際一、廉泉一、風池二、天柱二。
又《內經》曰:熱俞五十九,頭上五行。
行五者,以瀉諸陽之熱逆也。
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
氣衝、(熊校記:各本同。
按素問作氣街)三裡、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
云門、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
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
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趙本無「九」字)穴,灸之有害;
七十九穴,刺之為災。
並中髓也。
穴有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
其灸刺之禁,皆肉薄骨解之處,血脈虛少之分,針灸並中髓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6923&fromuid=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