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脈法第一】
經,常也。
趺陽之脈,以候脾胃,故遲緩之脈為常。
若脈浮數,則為醫妄下,傷胃動脾,邪氣乘虛內陷也。
邪在表則見陽脈,邪在裡則見陰脈。
邪在表之時,脈浮而數也,因下裡虛,榮衛內陷,邪客於脾,以數則動脾。
今數先微,則是脾邪先陷於裡也,胃虛脾熱,津液乾少,大便必硬。
《針經》曰:脾病善噫,得後出余氣,則快然而衰,今脾客邪熱,故氣噫而除。
脾能消磨(醫統本作「磨消」)水穀,今邪氣獨留於脾,脾氣不治,心中雖飢而不能殺穀也。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脾為熱爍,故潮熱而發渴也。
趺陽之脈,本遲而緩,因下之後,變為浮(醫統本作「浮為」)數,榮衛內陷,數復改微,是脈因前後度數如法,邪熱內陷於脾,而心中善飢也。
數脈不時者,為數當改微,而復不微,如此則是邪氣不傳於裡,但鬱於榮衛之中,必出自肌皮,為惡瘡也。
師曰:病患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
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
夏月盛熱,欲著覆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
此醫發其汗,令(趙本作「使」)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覆衣;
十一月之時,陽氣在裡,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
又陰脈遲澀,故知血亡也。
(趙本作「亡血」)
微為亡陽,澀則無血,不當汗而強與汗之者,令陽氣微,陰氣上入陽中,則惡寒,故曰陽微則惡寒。
不當下而強與下之者,令陰氣弱,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故曰陰弱則發熱。
氣為陽,血為陰,陽脈以候氣,陰脈以候血,陰脈遲澀,為榮血不足,故知亡血。
經曰:尺脈遲者,不可發汗,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引用: http://jicheng.tw/jcw/book/%E8%A ... F%92%E8%AB%96/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179&pid=396833&fromuid=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