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焦不治】
胃氣上衝,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
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於經絡,出入臟腑,熱氣所過則為癰膿。
若榮氣前通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入內,嚏而出之,聲咽塞,寒厥相逐,為熱所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闔,清便下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凡二百六十九字,闡發奧理,全非傷寒中所有事,乃論血邪從入之門,變病之總,所謂赤文綠字,開天辟地之寶符,人自不識耳!
篇中大意,謂人之鼻氣通於天,故陽中霧露之邪者,謂清邪從鼻息而上入於陽,入則發熱頭痛,項強頸攣,正與俗稱大頭瘟、蛤蟆瘟之說符也。
人之口氣通於地,故陰中水土之邪者,為飲食濁味,從口舌而下入於陰,入則其人必先內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清便下重,臍築湫痛,正與俗稱絞腸瘟、軟腳瘟之說符也。
然從口從鼻所入之邪,必先注中焦,以次分布上下,故中焦受邪,因而不治。
中焦不治,則胃中為濁,營衛不通,血凝不流,其釀變即現中焦,俗稱瓜瓤瘟、疙瘩瘟等症,則又陽毒癰膿,陰毒遍身清紫之類也。
此三焦定位之邪也。
若三焦邪混為一,內外不通,臟氣熏蒸,上焦怫鬱,則口爛舌斷。
衛氣前通者,因熱作使,游行經絡臟腑,則為癰膿。
營氣前通者,因召客邪,嚏出聲 咽塞,熱擁不行,則下血如豚肝,然以營衛漸通,故非危候。
若上焦之陽,下焦之陰,兩不相接,則脾氣於中難以獨運,斯五液下注,下焦不闔,而命難全矣。
傷寒之邪,先行身之背,次行身之前,次行身之側,繇外廓而入。
瘟疫之邪,則直行中道,流布三焦,上焦為清陽,故清邪從之上入;
下焦為濁陰,故濁邪從之下入;
中焦為陰陽交界,凡清濁之邪,必從此區分。
甚者三焦相混,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故聲 咽塞,口爛舌斷者,亦復下血如豚肝,非定中上不及下,中下不及上也。
傷寒邪中外廓,故一表即散。
疫邪行在中道,故表之不散。
傷寒邪入胃府,則腹滿便堅,故可攻下。
疫在三焦,散漫不收,下之復合,此與治傷寒表裡諸法,有何干涉?
奈何千年憒憒,試折衷以聖言,從前迷謬,豈不渙然冰釋哉!
治法未病前,預飲芳香正氣藥,則邪不能入,此為上也。
邪既入,急以逐穢為第一義。
上焦如霧,升而逐之,兼以解毒。
中焦如漚,疏而逐之,兼以解毒。
下焦如瀆,決而逐之,兼以解毒。
營衛既通,乘勢追拔,勿使潛滋,詳訂諸方,載春溫方後,或問春夏秋蒸氣成疫,豈冬溫獨非疫乎?
余曰:
冬月過溫,腎氣不藏,感而成病,正與不藏精之春溫無異,計此時有春無冬,三氣即得交蒸成疫,然遇朔風驟起,則蒸氣化烏有矣。
是以西北土高地燥,即春夏氣難上升,何況冬月之凝冱,東南土地卑濕,為霧露之區,蛇龍之窟,其溫熱之氣,得風以播之,尚有可耐。
設旦暮無風,水中之魚,衣中之虱且為飛揚,況於人乎?
蒸氣中原雜諸穢,益以病氣尸氣,無分老少,觸之即同一病狀矣。
此時朔風了不可得,故其氣轉積轉暴,雖有熏風,但能送熱,不能解涼,盛世所謂解慍阜財者,在兵荒反有注邪布穢之事矣。
叔和以夏應大熱而反大寒為疫,詎知大寒正疫氣消彌之候乎?
故疫邪熾盛,唯北方始能消受,詩惡譖人,思欲投畀有北,以熄其焰,析義精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