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興也。
易的創立。
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那在距今久遠的年代嗎,製、做易者,他狀況存在擔心、焦慮、煩惱憂心、憂慮嗎。
是故履,德之基也。
事情原因踩、踏,遵循的規範此根據而已。
謙,德之柄也。
不自滿,遵循的規範此可執握的而已。
復,德之本也。
還原如初,遵循的規範此事物的根源或本原而已。
恆,德之固也。
長久不變的,遵循的規範此堅定不移而已。
損,德之脩也。
減少,遵循的規範此修煉、研習、整治而已。
益,德之裕也。
增加、助長,遵循的規範此豐富、充足而已。
困,德之辨也。
受環境、條件或其他因素所限制,不能解決,遵循的規範此判別而已。
井,德之地也。
挖鑿深洞,遵循的規範此本性、心思、意志而已。
巽,德之制也。
謙讓,遵循的規範規矩法度而已。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於物,恆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
踩踏調諧至極、甚、最高,不自滿顯貴、身分地位高至時間,還原如初稍微以判別至內容,長久不變的聚集不同類的至非飽、滿足,減少時間或次序在前的使人受困至位置上改變,增加助長專精的技能豐富、充足至非假想,
受環境、條件或其他因素所限制,不能解決竭盡至交流、往來、交往,人口聚居的地方住那地方、位置至改變,謙讓述說、表示至不明顯、潛藏不露。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踩踏用調諧從事,不自滿用規矩法度行為規範,還原如初用起源的地方洞少悉、了解,長久不變的用全、滿、整修養、品行,減少用深奧關鍵、要地,增加、助長用旺盛、昌盛吉祥、順利,受環境、條件或其他因素所限制用少心懷不滿,挖鑿深洞用判別正當的道理,謙讓用可以衡量。
記錄老師解惑直譯文如下:
易之興也。
易的流行、盛行開始。
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他從合距今久遠的年代嗎,做易的人,他事實狀況的存在擔心、焦慮、煩惱憂心、憂慮嗎。
是故履,德之基也。
此所以實行,規範此事物的根底。
謙,德之柄也。
不自滿,規範此可執握的把手。
復,德之本也。
還原如初。規範此根源或本原。
恆,德之固也。
長久不變的,規範此原本。
損,德之脩也。
減少,規範此修練、研習、整治。
益,德之裕也。
更加,規範此豐富、充足。
困,德之辨也。
受環境、條件或其他因素所限制,不能解決,規範此判別。
井,德之地也。
整齊有秩序,規範此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
巽,德之制也。
讓,規範此限定、管束。
履和而至,謙尊而光,復小而辨於物,恆雜而不厭,損先難而後易,益長裕而不設,困窮而通,井居其所而遷,巽稱而隱。
實行相應至到達,不自滿敬重至榮耀,還原如初基礎至判別到內容,長久不變的集聚不同類的至未滿足,減少時間或次序在前的不容易至位置上改變,更加時間久遠豐富、充足至非假想,受環境、條件或其他因素所限制,不能解決困頓、不得志至交流、往來、交往,整齊有秩序處於他的地方、位置至改變,讓自居、自任至不明顯、潛藏不露。
履以和行,謙以制禮,復以自知,恆以一德,損以遠害,益以興利,困以寡怨,井以辨義,巽以行權。
實行而相應從事,不自滿而限定、管束行為規範,還原如初而本身洞悉、了解,長久不變而相同遵循的規範,減少而避開災禍、災患,更加旺盛、昌盛吉祥、順利,受環境、條件或其他因素所限制,不能解決而少心懷不滿,整齊有秩序而判別正當的道理,讓而可以應享有的利益。
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興起流行的呢?
易是誰寫的,是在很久遠的年代嗎?
這個人爲什麽要寫易流傳,爲什麽要注解情境,他有什麽憂慮的事情而要留下謎底待人揭曉以解困?
文章如此問,估計至今也沒有正確依據的答案。
老師常提起人類文明的由來之謎的問題,它們源自什麽年代什麽人,實在也無法理解想像,在社會環境落後商夏或者更早,象形文字甲骨文是文字的起源嗎,文字的字義又是誰範疇與定義?
不能想像它們是某個不按照人類正常發展,“智力”突變的人突發奇想的發明文字與創造出學術。
伏羲不可能是因為望望天,偶然畫出陰陽符號創造八卦,也應該沒有那麼巧合某個智力突變的人他就根據八卦發展出六十四卦與卦辭和三百八十四爻與情境。
文字與學術,或許並非本次人類文明的發明而是前次人類文明的遺留,本世紀的人得到而揣摩、學習、查考、考證、發展。
伏羲與八卦,也許就是一個資料揣摩、查考的故事過程。
周易經卷三,與卷一、卷二是非同時代的,也只是古代後人的補述注解,這個人,注解情境的由來與方式,384爻情境從64卦變通而來,它們組成生活的劇本,用人事物地境來展現它作用於人,與人纏綿一生不可分。
因此,這個寫易的人,知道其中的關鍵,也許本著慈悲之心,寫下這些,讓有機緣懂的人,得以把握情境的選擇方式。
本篇用“履”卦,來例舉說明如何用八種方式規範我們正確的習性與方式。
1.先要可以不自滿的心。
在學習上、知識上、常識上、認知上、處事籌畫上、思慮上等等要可以有不自滿的心,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思慮自己不足而虛心做圓滿,總之自己要時刻保持和準備達到所需目標的能力條件,如此才能做到所面對的每一件事情,可以思慮周詳可以有依據可以達到。
2.任何事物,要可以考查考證還原到本源開始。
面對所需目標的事物,縮小看要能回溯到它的開始點,伸展看要能夠依循開始點看到它的發展每環節階段狀況。
3.做事情要保持有長久不變的信念,而且要能夠依據正確的原本的學理保持長久不變的學習信念。
4.要減少自己的無知,就要通過不斷的修練、研習、整治的程序方式來實現真知真識。
5.要推演事物的發展,必須保持有豐足的學理知識,活到老學到老就是例子。
6.事情遇到困境,要能夠懂得分析事情的關鍵要害所在,要可以判別原因,找到可以正確修正之法。
7.要有條理性,邏輯性的去做事,越懂得規範的做,不亂說不輕易做。
8.要有不爭,有了上述7種能力,就要更加嚴謹謹慎,不驕橫浮躁,不隨便與貿然,做事情在規則中限定自己的行為符合。
只要去做就要相應做到完成,只要有不自滿之心就不會自大,不會不懂當做懂貿然行事取得恥辱,不自滿會讓人時刻能力充電狀態,能力越高事情成功率越高,做事情能還原就能知道對錯真假,恒久的學習保持態度就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就可以減少無知達到知道如何改變,就可以有依據的運用學術而不是大約估計差不多的態度去做,在面臨困局時就懂得用陽交流陰、乾往來坤、雄交往雌程序方式來改變自己的需求目標與選擇方式,有依據的佈置改變所處格局符合自身,讓自己可以無憂無慮安居樂業隨心生活而不必為人們迫求。
實在是達到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逍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