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論醫話】
1截斷療法與辨證施治:截斷療法與辨證施治是從不同角度提出的兩個命題,不是同一範疇的概念。
辨證施治是中醫認識病證並進行相應治療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學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處理方法,是構成中醫學理論體系基本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學的基本特色之一。
截斷療法則是從提高臨床療效出發而提出的一種治療學思想。
因此,強調截斷療法切不可否定辨證施治的基本原則,在臨床運用時兩者亦不可偏廢。
截斷療法與辨證施治不是對立的,截斷療法亦需貫徹辨證施治的思想,而辨證施治中也包含有截斷的要求。
溫病中突出辨證施治原則的運用,就是要求治療過程從立法處方到具體藥物的組合,都必須以辨證為前提,根據辨證結果確立治法方藥。
也即是要在正確運用「衛氣營血」和「三焦」理論進行辨證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溫病過程中的各種證候,確立相適應的治療方法,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劑,然後再根據具體病情的兼夾和變化情況進行藥物的加減配合。
在這方面,前人經過反復的臨床實踐已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長期以來一直有效的指導著臨床實踐。
所以按「衛氣營血」和「三焦」理論體系辨證施治,仍是目前臨床治療溫病必須遵守的一個基本原則。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的進步,毋庸諱言,臨床一成不變地沿襲傳統的治療思路和治療方藥,已不能適應客觀實際不斷要求提高臨床療效的需要。
辨證施治在發揮其優越性的同時,也暴露出明顯的不足。
例如,治療上針對性不強,比如血分證,不論什麼病都以犀角地黃湯為主方,缺乏針對病原的特異性治療,故而有時療效不高。
因此,在溫病的治療過程中,單純運用辨證施治往往不能達到有效截斷病程的目的。
為此要提高溫病的治療效果,不僅在具體治法方藥上要進行充實和發展,而且在治療思路上要有新的開拓和提高。
截斷療法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目前溫病治療理論的某些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