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74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正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8-24 11:0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正文

 

正文

 

諸藥之性,各有奇功,溫涼寒熱,補瀉宣通。

 

君臣佐使,運用於衷,相反畏惡,宜忌不同。

 

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榮養衛。(去蘆用。反藜蘆。)

 

黃 性溫,收汗固表,托瘡生肌,氣虛莫少。

(綿軟如箭乾者。瘡瘍生用,補虛蜜水炒用。)

 

白朮甘溫,健脾強胃,止瀉除濕,兼祛痰痞。

(去蘆。淘米泔水洗,薄切晒乾,或陳東壁土茯苓味淡,滲濕利竅。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去黑皮。中有赤筋要去淨,不損人目。)

 

甘草甘溫,調和諸藥。炙則溫中,生則瀉火。

(一名國老。能解百毒。反甘遂、海藻、大戟當歸甘溫,生血補心,扶虛益損,逐瘀生新。

(酒浸,洗淨切片。體肥痰盛,薑汁浸晒。

 

身白芍酸寒,能收能補,瀉痢腹痛,虛寒勿與。(有生用者,有酒炒用者。)

 

赤芍酸寒,能瀉能散,破血通經,產後勿犯。(宜生用。)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9 ... 9%BE%E5%91%B3/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8 收起 理由
巨門 心得分享,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3 07:47 , Processed in 0.09766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