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正產,婦人懷胎,十月滿足,忽腰腹作陣疼痛,相次胎氣頓陷,至於臍腹痛甚,乃至腰間重痛,穀道挺進,繼之漿破出血,兒子遂生,此名正產。
二曰傷產,婦人懷胎,未產一月之前,忽然臍腹疼痛,有如欲產之狀,仍卻無事,是名試月,非正產也。
但一切產母未有正產之候,即不可令人抱腰,亦不可令產母亂動用力。
若兒身未順,才方轉動,便教產母虛亂用力,使兒錯落,忽橫忽倒,不能正生,皆緣產母用力未當,用力之所致也。
直待兒身順,臨逼產門,方始用力一送,令兒下生,此名傷產。
三曰催產,孕婦欲產,漿破血下,已見是正產候,但卻未服藥不生,即可服催生藥試之。
或有經及數日而不產,則產母困倦,亦可服藥,助產母之正氣,令兒速生,此名催生。
四曰凍產,乃冬月寒冷,產母經血得冷則凝,以至兒不能生下,此害最深。
若冬月生者,下部切不可脫棉衣,並不可坐臥寒處,當滿房著火,常有暖氣,令產母背身向火,令臍下腿膝間嘗暖,血得熱則流行,兒便易生,名曰凍產。
五曰熱產,時當夏令,威焰酷烈,產婦要溫涼得所,亦不恣意取涼,傷損胎氣,又不可房中人多,熱氣逼襲產母,使產母血沸,發熱頭疼面赤,昏昏如醉,乃至人事不省,此名熱產。
六曰橫產,兒先露手,或先露臂,此由產母未當用力,而先用力故也,兒身未順,用力一逼,遂致身橫,不能生下,當令產母安然仰臥,然後推兒,徐徐先推其手,令人直上,漸漸逼身,以中指摩其肩,推上而正之,或以指攀其耳而正之,必須產母仰臥,以便推兒正之,候其兒身正,煎催生藥一盞服之,方可用力,令兒下生,此名橫產。
七曰倒產,產母胎氣不足,關鍵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兒不能回轉,便直下先露兒足,當令產母仰臥,令穩婆推其足,漸漸入內,不可令產母用分毫力,亦不得令其驚恐,務必安慰,使兒自順,名曰倒產。
八曰偏產,兒身未正,產母用力一逼,致令兒偏柱左腿,或偏柱右腿,故頭先露偏柱一半,不能生下,當令產母仰臥,次令看生之婦,輕輕推兒近上,以手正兒頭,令看生之人,以綿烘熱,裹手於穀道外旁,輕輕推兒頭端正,便令產母用力一送,兒即下也,此名偏產。
九曰礙產,兒身已順而露正頂,不能生下。
蓋因兒身回轉,臍帶攀其肩,因此露頂,而不能生下。
當令產母仰臥,令看生之婦,輕輕推上,徐徐引手,以中指按兒肩下,撥其肚帶,仍須候兒身正順,方令產母用力一送,兒即生下,此名礙產。
愚按:大凡橫產、倒產、偏產、礙產四法,若非穩婆精良妙手,不可依用此法,恐恣其愚蠢,以傷人命也。
今世之倒產者,往往隨其倒足生下,名曰踏蓮花生,並無後患,子母雙全,不必依前條推足上法亦可。
如礙產者,往往肚帶有纏在兒頭頂上,而兒頭自出在產戶外,穩婆以指撥其肚帶,從兒頭頂過下之者。
又有肚帶纏住頭頂一匝,而兒與胞衣一齊同下者,倘漫用前法推入產門,轉恐誤事也。
十曰坐產,言欲臨產時,高處系一手巾,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足坐定,令兒生下,非坐在物上也,此名坐產。
昔有趙都運恭人,每產則大腸先出,然後則產,產後則大腸仍露,甚為苦之,名曰盤腸生。
醫不能療,偶在建昌,得一良法,而可收之。
用醋半盞,新汲冷水七分調勻, 產母面,每一收縮,三 收盡,是良法也。
產母腸不收,用香油五斤,煎熱盛盆,候溫坐油盆上,約坐至半時,以皂角末次入鼻中,嚏作立收。(《斗門方》)
又法:用半夏末搐鼻中,則腸立收上。
又紙捻蘸香油點燈吹滅,以煙熏產母鼻中,腸亦立上。
丹溪曰:胎前毋滯,產後毋虛,產後一切皆不可發表,產後不可早用白芍,以其酸寒,克伐生發之氣故也。
大凡產後,不可食物過多,恐成積滯。
若未盈月,不可強起離床,不宜多言喜笑,及驚恐憂惶,悲思怒惱,不宜久坐久立,及作針工,恐盈月之後,即成蓐勞,並油膩魚肉之類,皆不可犯。
凡產後百日之外,方可交合,不爾,百病滋長,慎之。
凡婦人患風氣臍下虛冷,莫不皆早行房之故也。
或曰:新產之婦,好血已虧,污血或留,彼黑神散非要藥乎?
答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理之常也。
初產之婦,好血未必盡虧,污血未必盡積,臟腑未必寒。
何以藥為?
飲食起居,勤加保護,何病之有?
誠有污血體怯而寒,與之幾劑,亦自簡便。
或有他病,當求病起何因,病在何經,對症投劑,何用雜藥亂投,誠有性急形瘦易怒火多者,夏月坐蓐,時行火令,薑桂皆為禁藥。
至於保護之法,尤為悖理。
肉汁發陰經之火,易成內傷之病,先定有訓戒,何胡為羊雞濃汁作糜,而又服當歸丸、四順理中丸之類,雖是補藥,並是偏熱。
若臟腑無寒,何處消受,若夫兒子初生,母腹頓寬,思食雞子,而不思雞子難化,輾轉生病,每見產母無疾者,卻去黑神丹,不可與雞子肉食,且與之白粥干菜,間以少些白鯗,半月方與別物,大能養胃卻疾。
彼富貴之家,驕恣之婦,卒有白帶頭風氣痛,膈滿痰逆口乾,經事不調等症,皆是陽盛陰虛之病。
天生血氣,本自和平,又烏知其有此等謬迷,有以兆之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