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載之方】

 關閉 [複製鏈接]
61#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4:12 | 只看該作者

舉痛論云,寒氣客於五臟


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


故猝然不知人事,氣復反則生矣,其脈伏而大,極無骨力,三部皆芤,身有冷汗,宜灸氣海,後用暖藥,舉痛論云,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其脈細而滑,宜用神和散,加茯苓,人參各半兩。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2#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4:29 | 只看該作者

脹滿


人有病,腹脹滿,善噫,兩脅滿,咽鬲不通,此肝勝也,其脈弦而長,宜涼其肝,人有病,腹大,小腹中痛,惡寒發熱如瘧,小腑赤,其脈洪大,此心熱也,宜涼其心,人有病,小腹痛,睡,不得小便,頭痛,目似脫,頂似拔腰似折,此土濕之勝,宜暖其脾,其脈當濁而動,人有病,右 滿腑腫心痛,肺 ,腹大滿膨脹而喘咳,此氣為火所勝,其脈兩手寸口洪大,肺上亦洪,骨力小如心脈此為心肺相持,宜解其金火之熱,以平其心肺。


黃 (半兩) 麥門冬(去心) 茯苓 紫菀草(炙,四銖) 上為粗散,非時,水一盞,薑一片,棗一個,同煎三錢,去滓服。


人有病,身腑腫腹滿,仰息,泄注赤白,咳血,此少陽之勝,與火勝同候,其脈亦然以前方主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3#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4:43 | 只看該作者


世人論凡喘者、皆以為肺,然有服肺藥而不愈者,遂以肺不受藥為難治,何以言之繆也,又或以肺熱而喘,誤投涼藥,此又近似之言,止可以知肺喘,而未足以明五臟之喘,且以經言之,所言諸痿喘嘔,皆屬於上,未嘗以喘屬於肺,至於言五臟之多寡,六氣之勝復,則喘之所生,可指其狀而明,藥之所投,亦可以隨其證而效。


今人有病,胸中煩熱,嗌干,右 滿,咳喘唾血,肺 ,腹大膨膨而喘者,此火之刑金,肺傷而喘也,宜用此方。


麥門冬(去心,半兩) 桔梗 麻黃(去節) 紫菀草(炙)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人有病,左脅痛,寒清於中,咳而喘,此為肺之清氣所成,宜用此藥,六脈毛而微,腎脈伏而小,比之火之盛刑金,則異矣,蓋火盛刑金而喘,則六脈純得火脈,疾大而有力,若寸口偏大而關脈帶芤,即須唾血。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4#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5:03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病,腹大脛腫


喘咳,寢汗出,憎風,胸中滿,食不消化,食減,體重,六脈沉重而濁,渾渾革至,如物制之,此為腎寒大過,宜暖其腎。


續斷 牛膝 細辛 五味子(各半兩) 木香(三銖) 上煉蜜丸如梧子大,空心,鹽米湯五七十丸,以神和散並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5#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5:18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病,肝臟風壅


積涎所聚伏膈間,口乾而膠,食即惡心,全惡肉味,心躁不安,夜臥不得開,咽喉隔塞,如物抵築,多喘,診其脈,六脈皆大而沉伏。


重手取之,隱隱然骨間乃得再再尋,來疾去遲,宜用治涎藥。


荊芥穗 天南星 防風 羌活 白僵蠶 連翹 獨活 麻黃 干荷葉 干蠍 天麻(炮) 半夏上等分,修治為細末,每服三錢,入半夏末一兩豆許,水一盞,生薑三片,煎七分,和滓,飯後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6#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5:35 | 只看該作者

有人得此涎候


卻緣久病而虛,又誤服熱藥,或元氣本虛,六脈大而無骨力,卻浮洪而數,重手按之,則浮指而虛,有表無裡,卻不宜用前方,此病難治,當用此方。


人參(半兩) 天南星(炮) 防風 獨活夏上除半夏一味自為末,余為細末,非時,水一盞,薑三片,煎至七分,又宜時時以補藥助其元氣,而徐以此壞涎藥撓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7#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5:51 | 只看該作者

人有病,久患咳嗽


虛萎氣乏,胸中氣微,不能報息,六脈虛微而數,此之一候,並帶勞疾證,即為難治,若脈止虛微不浮而數寸尺調勻,即藥到便安,若浮數而虛,亦勞也,若浮大疾數而虛,輕手取之,全無骨力,重手按之,全不應指,此不治之證,肺萎,當用此方人參(半兩) 五味子 茯苓(各半兩) 鱉甲(酥炙) 草枇杷葉(去毛,各一分) 黃 紫菀(各十銖) 半夏 阿膠(炙透,各四銖) 上為粗散,生薑三片,每服入半夏一兩豆許,飯前服,或非時服之,又宜服補腎氣藥,以歸其元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8#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6:22 | 只看該作者

腳痛


香港腳之病,蓋由有寒濕之勝,故經於太陰之勝,言足脛腑腫,於太陽之勝,言至引陰股筋肉拘苛,又言,歲土太過,甚則肌肉萎,足痿不收,行善螈,腳下痛,飲發中滿,四肢舉,此寒濕之氣所成也,然天下之病,固有似是而非,本異而標同,用藥過差,則利害相反,若香港腳之病,本於寒濕之勝,而至於肺熱,而病生於足胃熱而風生於足,與香港腳相似,熱殊狀,試別而明之,熱而足痛者,以肺經之所行也,故經言,歲金太過,則股髀 足皆病焉,胃熱而足病者,抑以宗筋不行,而傳為痿厥也。


今有人病足痛,得水土寒濕之狀,六脈沉伏而動,上濁下虛,尺澤微而澀,宜暖其下,用此方。


牛膝(半兩) 黃 (半兩) 獨活 當歸麻(炮) 大芎 續斷(各十銖) 細辛上為末,薏苡粉煮作稀糊,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五七十丸,溫酒或鹽湯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9#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7:13 | 只看該作者

肺乘熱而足病


則左手一手脈全微而細左尺又小,搏擊而沉,右手脈偏,有骨力,洪大,而肺脈尤甚,再尋。


虛弦而長,用修崔氏紫蘇方服之,蓋世人多以崔氏方治香港腳而得效,不知此方只可治肺熱腳痛耳。


紫蘇子 芍藥 官桂 茵芋 茯苓 大腹皮 桔梗 甘草(炙,各一分) 麻黃(去節,一兩) 黃 (半兩) 上為粗散,生薑一片,煎三錢,以為飲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0#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7:46 | 只看該作者

胃熱而宗筋不潤


則腳弱無力,兩足酸軟,或帶微腫,診其脈,胃脈一指弦而長,又微帶疾,六脈差大,宜用此方。


大腹皮(半兩) 茵芋(八銖) 杏仁(去尖) 茯苓薏苡仁(各一分) 青橘皮(四銖) 芎(十銖) 上為粗散,非時,薑煎,仍以前暖腎藥,壯元氣藥,相兼而進,若服此藥,大府微利,即住此,卻進補藥兩三日,待定帖,仍進此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1#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8:00 | 只看該作者

脈要精微解


經曰,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內者按而紀之,知外者終而始之。


此六者,持脈之大法,以經意考之,以四時之脈,分表裡之淺深而決之,以內外之辨,且以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則陽氣之萌,脈雖見而未出於膚,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餘,則脈已在膚矣,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則秋陰氣之至,脈雖下膚,而未至於沉,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則脈已沉矣,以是知內者按而紀之,以明脈之在裡也,如秋日之下膚,冬日之在骨是也,知外者終而始之,以明脈之在表也,如春日之浮,夏日之泛是也,然知內者必曰按而紀之者,蓋脈之在內,非深按之,無以得其實,知外必曰終而始之,則初按而病已見矣,故因其病,以推原其本,啟玄子乃以知內為知脈,知外為知色,殊非黃帝所謂持脈之大法也,細舉而明之,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凡脈之搏,以有所犯,而鬼勝則搏,心脈之搏,以腎邪犯之也,病舌卷而不能言,舌雖應心,而舌本蓋少陰經之所散也,治之之法,不獨涼其心,且暖行其腎,其大而散,當消環自己,若心脈之芤,雖芤而軟,縱失血,亦當溫,加之以胃藥。


紫蘇子 黃 芍藥 官桂十銖) 杏仁(四銖,去皮尖) 上為粗末,薑煎,不計時候,用水一盞,煎七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2#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8:13 | 只看該作者

寸口脈沉而弱


曰寒熱及疝瘕及少腹痛,又曰,脈急者疝瘕少腹痛,病同而脈異,啟玄子遂以為經傳之誤,亦不知變矣,寒疝之為病,有寒清連於小腹而為疝,故止言寸口脈沉而弱,不分左右之脈皆沉故也,右沉則肺冷,而寒清之氣流入於中,左沉則心氣不足,血為寒邪所犯而少腹痛,至脈急曰疝少腹痛,則言六脈之皆急也,蓋經嘗言,診得心脈而急為疝,正謂此矣,寸脈弱而疝者,宜溫其中,脈急而疝者,宜緩其中。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3#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8:38 | 只看該作者

寸脈沉而疝者


宜用此方。


當歸 牛膝(各半兩) 烏藥 木香一分) 芍藥 大芎(各十銖) 上為細末,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清湯六七十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4#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8:57 | 只看該作者

脈急而疝


宜用此方。


蔓荊子 麻黃 芎 蓬莪朮活(十銖)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生薑三片,水一盞,煎至七分,不計時候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5#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9:17 | 只看該作者

明熹脈


春戌、夏丑、秋辰、冬未,四時之喜神,取五行之養氣為用,皆歷三辰而數,如春以戌為喜神,即正月在戌,二月在亥,三月在子,四時放此而推,若於脈中得之,犯他脈,喜有喜慶之事,四時脈皆於胃中見,以五行皆資土以致用,而周身之脈,亦因胃脈,然後見於氣口,如春脈以弦為主,須六部脈皆循循,不急不絕,不緊不數,而胃脈微弦而緩,弦為春,緩為本,六脈無犯,主一月內喜應,若正月於戌日見,二月於亥日見,三月於子日見,則旬內應如胃脈帶弦而毛,則主災,夏脈洪為主,六脈皆隱隱而大,不散不浮,不滑不數,胃脈微洪而緩,洪為夏,緩為本脈,六脈無犯,一月內喜應,旬內得脈,皆不出旬,秋脈主毛,胃脈上輕,帶毛而緩,又須有根蒂,此一脈難辨,如四時之脈,蓋若毛而輕,如風如氣,則反為災,不為喜脈,惟不浮不輕,緩緩而徐,浮手按之,乍如秋脈,重手取之,則去來如一,壓之不散舉之不輕然後為喜脈,日辰之應,與春夏同法,冬脈最為易辨,但胃脈沉而不擊,即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6#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9:38 | 只看該作者

傷寒論


病有懸性命於毫發之端,決死生於頃刻之下,死生之間,系醫者之工拙,醫者之工,則病之痊愈速如轉圜。


醫者之拙,則所投之藥過於白刃,此傷寒之病,非獨傷人之急,醫者之難事也,古人有言,一日二日,在於皮膚,四日五日,傳之臟腑,故皮膚之間可汗。


傳臟腑之間可下,世之學人,未嘗不宗之以為定論,然不知人之有虛實,則病之有輕重,病之有輕重,則傳之有遲速,忽有經兩日三日,而尚在皮膚,忽有初經兩日三日,而傳臟腑,善為醫者,當審察其脈,審其病之所在而已,嘗以治傷寒之病有四失,一失之愚,蓋傷寒之病,其始在於皮膚,其次傳之臟腑,當皮膚之間可汗,於臟腑之間可下,苟不辨陰陽,不分內外,當汗而下,當下而汗,誤投藥餌,以傾人性命。


此一失之愚也。


二、失之不精,蓋傷寒之病,傳之臟腑,則證候多端,千變萬化,莫能盡究,其毒瓦斯之在肝者,不可疏脾,在心者,不可疏肺,五臟之治,余皆同此,醫者治之,決以為病之所傳,在於何臟,方之所投,當以何藥,病之所減,當以何時,藥之一投,遂可平復,苟不知病之源流,不識病之傳受,誤投藥餌,以希苟合,不幸而少有差誤,人之傾危,可立而待,此二失不精也。


三、失之怯,蓋傷寒熱毒,傳在五臟,攻損正氣,其毒瓦斯之盛,如煙如霧,熏炙三焦,致令病危困,不思飲食,醫者反以為胃氣之虛,不肯通疏,遂見傾損性命,但今患傷寒熱毒之人,飲食不進,大府不通,小便黃赤,病者危困,即先定其病之所傳,在於何臟,急以疏轉之藥,取其毒瓦斯,其病勢輕減,則飲食增加,而平復如故矣,此三失之怯也。


四、失之暴,蓋治傷寒之法,既失之愚,又失之怯,則不精不詳者,不可容易言也,愚因言治傷寒之怯,切慮後之學人心術未明,見識未到,但務以不怯為志,妄投轉藥以傷人性命,此余所以言四失之暴也。


後之學人,苟能明此四失,亦足以識治傷寒之大略,至於陽毒所次,陰毒所注,其傳在五臟,則臟證各殊,貫於六腑,則腑證各異,其傷人之急者,惟二感尤為極重。


余今輒以病證脈候陳其一二,庶幾世人緣此之傳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7#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19:59 | 只看該作者

一日,巨陽受之


巨陽之脈,起於目內 ,上額交顛,上入絡腦,下項,循膊內,夾背,抵腰中,在手為小腸,在足為膀胱,故頭項腰背強,其脈當疾數而浮以散,如新沐浴,如風,而左尺脈微緊而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8#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20:17 | 只看該作者

二日,陽明受之


陽明主肉,其脈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干,不得臥,其脈又經於腹背,上頭項,在手為大腸,在足為胃,診其脈,當疾數而浮,漸漸按之,如通於裡,以陽明為宗筋,而胃脈受之,又漸入於裡,六脈雖浮數,而胃脈一指微洪而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9#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20:32 | 只看該作者

三日,少陽受之


問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其脈當疾數而利,得六七至以上,而肝脈又差數,此三陽受病,皆屬於表,故其脈疾數而浮,以其未入於臟腑,故言汗而已。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0#
 樓主| 發表於 2013-7-8 14:20:48 | 只看該作者

四日,太陰受之


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嗌,入胃,上隔,夾咽,連舌本而散於舌下,其脈當疾數而洪大,有骨力,胃脈差大。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8:58 , Processed in 0.2187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