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五法四因六淫八要】
三治者,初、中、未也。
初治之道,法當猛峻,緣病得之新暴,邪入未深,當以急利之藥急去之。
中治之道,法當寬猛相濟,為病非新非久,當以緩急得中,時令消息對症加減,養正祛邪相兼治之。
末治之道,法當寬緩,謂藥性平善安養血氣,為病久人虛,邪氣潛伏,故以善藥養正,而邪自去也。
五治者,和取從折屬也。
一治曰和,假令小熱之病,當以涼藥和之。
和之不已,次用取。
二治曰取,為熱勢稍大,當以寒藥取之。
取之不已,次用從。
三治曰從,為勢即甚,當以溫藥從之,所謂承乃制也。
溫之不已又再折。
四治曰折,為病勢極甚,當以逆治之。
制之不已,當下奪之,奪之不已,又用屬。
五治曰屬,緣病陷在骨髓,無法可出,故求其屬以衰之。
四因者,有始因氣動,而內有所成病者,如積聚 瘕之類。
有始因氣動而外有所成病者,如癰疽瘡瘍之類。
有不因氣動而內有所成病者,如留飲宿食,喜怒想慕之類。
有不因氣動外有所成病者,如瘴氣跌撲蟲傷之類。
六淫者,陰陽風雨晦明也。
陰淫寒疾,則怯寒,此寒水太過,別深淺以溫之。
陽淫熱疾,則惡熱,此相火太過,須審虛實以涼之。
風淫末疾,末謂四肢也。
必身強直,此風木太過,須和冷熱以平治之,在陽則熱,熱則痿緩不收,在陰則寒,寒則筋攣骨痛,雨淫腹疾,則濕氣濡泄,此濕土太過,以平滲燥之,兼看冷熱之候。
晦淫惑疾,晦邪所干,精神惑亂,此燥金太過,當滋養之。
明淫心疾,心氣鼓動,狂邪譫妄,此君火太過,當鎮以斂之。
八要者,虛實冷熱邪正內外也。
一曰虛,脈細皮寒,氣少泄瀉。
飲食不進,此為正虛。
二曰實,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為五實。
三曰冷,陽氣衰微,臟腑積冷。
四曰熱,陰氣衰弱,臟腑積熱。
五曰邪,非臟腑正病也。
六曰正,非外邪所干也。
七曰內,情欲所傷,不在外也。
八曰外,外物所傷不在內也。
學人明此諸要,而治不紊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