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5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文●保儀尊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4 22:0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文●保儀尊王

 

在臺北盆地內有著去除農作物害蟲、防範原住民入侵以及中國泉州安溪籍移民祖籍神、宗族神等複雜面貌的神明。

 

或名為保儀大夫,但此一神祇明確指誰,目前尚無定說。

 

一般認為是指中國唐代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的張巡、許遠。

 

1920年代,臺灣總督府主持的寺廟調查裡所記載的尊王多是指許遠,但現今供奉尊王的廟宇則多是指張巡;

 

長久以來尊王、大夫兩者有稱號互易的現象,民間則多將二者統稱為「尪公」。

 

19世紀以來,「迎尪公」是臺北盆地內各街庄重要的宗教活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迎請,指各街庄迎奉木柵忠順廟的保儀大夫,近年則有自行塑尪公神像於地方公廟供奉的趨勢;

 

其二是血緣宗族廟,以供奉保儀尊王為主。

 

臺北盆地內各街庄所迎請的尪公,多數是從木柵忠順廟所請,主神是保儀大夫,原供奉於民宅內,由陳姓與當地士紳集資興建廟宇,主要祭典是農曆4月10日保儀大夫聖誕千秋時舉行,4月7日先遶境日治時期屬內湖庄的樟腳、下崙尾一帶,8、9兩天拜斗,10日舉辦法會、請釋教法師和誦經團誦經,也讓民眾安太歲;

 

9年舉行一次殺豬公祭祀的大規模祭典。

 

汐止忠順廟是另一個迎請尪公信仰的中心,來迎請的街庄多半是沿汐止、瑞芳、往南的雙溪、平溪一帶。

 

最初尪公曾被認為是安溪人的祖籍神明,隨臺灣社會分類械鬥風氣漸止,又有尪公除蟲害的傳說,因此非泉州人的聚落也開始迎請尪公。

 

1929年來臺進行宗教研究的增田福太郎曾紀錄臺北盆地內許多地方迎請保儀大夫祭祀,並進行安五營、做小船送蝗蟲的儀式。

 

臺北邁入都市化、不再以農業生產為主後,迎尪公的活動已不若以往受重視。

 

全臺供奉尪公的廟宇多半分布於臺北盆地內,與來自中國福建省安溪縣新康里大坪移民的高、張、林三大姓有密切關係,屬血緣宗族廟,如臺北市供奉保儀尊王的代表性廟宇有景美街和北投稻香市場附近由高姓宗族所建的兩座集應廟,木柵保儀路張姓集應廟和萬隆羅斯福路旁的林姓集應廟等。

 

景美集應廟的年例祭典有每年正月15日輪值甲的敬獻豬公祭祀、農曆2月2日聖誕千秋和農曆10月15日下元節大遶境。

 

下元節遶境分成景字頭、興字頭、萬字頭等三條路線,除附近的地方廟宇全數動員外,也有依地緣組成祭祀組織分擔事務,發揮宗族聚合的作用。

 

5年一次的「迎老祖」(又稱迎香)也是重要祭典,因為高姓族人最早在北投附近拓墾,隨後沿淡水河上溯播遷至景美,依慣例老祖每過4年要回北投石頭厝集應廟駐驆一年後再迎回景美;

 

迎回時要殺豬公酬神。

 

日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中有許多相關記載。

 

張尪公的祭祀和高尪公類似,由木柵與淡水義山里、小坪頂分祀,現在是七年駐木柵,二年駐淡水和小坪頂;

 

迎老祖時主要移交的項目有老祖爐、玉旨、老祖印、五營旗、老祖和老媽(尪娘)的金身等,透過這些儀式性動作讓整個信仰核心構成的移轉更為顯著。

 

張尪公9年一次的「過頭」(指迎請神明),各角頭寺廟會派陣頭迎接、也會殺豬公祭拜,輪值區域的張姓宗族沿街擺「點心擔」酬謝神恩並供香客取用。

 

高尪公與張尪公兩姓的迎老祖活動是臺北市內目前少數仍能見到的大型祭典活動。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440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1:0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