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城隍】 城隍文獻最早見於《易經.泰卦》:「城復於隍」,從字義解釋,城隍是指城郭與湟水。
《禮記》:「天子大蠟八,水庸居七」,意謂天子郊祭八種神,其中城隍(水庸)排第七,可見城隍祭典之重要性。
天子祭拜城隍是表示感謝城郭與護城河保衛人民的安全,因此城隍祭原屬於自然崇拜,且由天子主祭,百姓無權參與。
五代以降,城隍由自然神轉化為人格神,而民間宗教信仰中神明層級是對應政治的官吏制度,城隍廟即相對於人世間的衙門,城隍就是地方父母官。
城隍爺又按其管轄區域而分為京城隍(管轄京都地區)、都城隍(轄省城)、府城隍(轄府城)、縣城隍(轄縣城)和境主公(管轄無城郭之鄉、鎮)。
民間俗信城隍乃陰界的地方官,司掌都導邑吏、監察民隱之職,因此舉凡新官到任、地方上有懸疑案件或詛咒立誓,都要祈告到城隍爺;
至今,民眾每為證明決心與清白,往往會到城隍斬雞頭立誓,請城隍做見證以取信大眾。
「暗訪」是城隍一大特色,所謂「暗訪」是指司法類神明利用夜晚遶境巡視轄區,以查訪民間隱情,並掃蕩邪魔惡煞,可謂冥界的「一清專案」掃黑行動。
城隍遶境,七爺、八爺是其特色,兩神皆為城隍部將,相當於人間的刑警。
城隍出巡時,七爺、八爺身戴鹹光餅,後掛黃篙錢,據說都能驅邪治病,因此信徒家中如有幼兒「歹搖飼」,則向七爺、八爺乞取鹹光餅餵食或配戴黃篙錢,祈求消災厄保平安。
在城隍爺出巡隊伍中,經常可見善男信女手持掃帚沿街掃地,或身戴紙糊枷鎖跟隨神轎遊行,這些信徒大都曾因染病而向城隍爺許願,在病癒之後自願掃街或戴枷鎖以示贖罪謝恩。
城隍爺被視為陰界的司法神,在冥冥之中監視著人民與官吏的行為;
雖然人世間的制度不健全,而信仰正能補足現有體制的缺失,形成安定社會、匡正人心的重要監督力量。
這股無形的宗教力量,維繫著社會的秩序,讓奉公守法的平民百姓得到心理的平衡,也使為非作歹的人不敢恣意而為,迎城隍正象徵民眾對社會正義公理的渴望。
台灣最著名的城隍廟當屬台北的「霞海城隍廟」。
台北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大龍峒保生大帝出巡與艋舺青山王遶境是台北地區的三大廟會活動,其中又以農曆5月13日迎城隍規模最大,台北俗諺:「五月十三人看人」,就是描寫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的盛況。
霞海城隍廟創建於咸豐9年(西元1859年),霞海城隍原是泉州同安移民的守護神,最初奉祀於艋舺八甲庄(今貴陽街二段附近)。
咸豐3年8月,艋舺頂郊的晉江、惠安、南安三邑人與下郊的同安移民發生激烈械鬥,同安人不敵敗走,三邑人火燒八甲庄,當時一群同安信徒冒死護送城隍金身,突破重圍避走大稻埕。
這次械鬥同安移民死傷者達38人,後來同安人為感念其英勇,乃將其配祀西廡尊稱「義勇公」,至咸豐9年才在迪化街現址創建「霞海城隍廟」。
「霞海城隍廟」格局雖小,但相傳是位居「蜂巢穴」,因此香火頂盛信徒眾多。
關於城隍的靈驗神蹟更是不勝枚舉,至今霞海城隍已不僅是同安人的守護神,更成為各地信徒共同的精神慰藉。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8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