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大溪福仁宮】 位於桃園縣大溪鎮和平路100號的福仁宮,主祀開彰聖王,廟宇建坪約有三百餘坪,在大溪鎮可算是規模宏大之地方大廟,也是大溪地區的信仰中心。
【廟宇沿革】福仁宮緣起可溯至清乾隆年間,由於當時開發大嵙崁東岸的漳州移民,為了祈求平安,常會前往埔頂的仁和宮祭拜開漳聖王。
可是前往仁和宮需要渡過大嵙崁溪,每逢中元節及端午節常會因溪水暴漲而無法成行。
因此居民便迎請仁和宮鎮殿尊的二王公臨駐大嵙崁讓居民祭拜,過一段時間後再送回仁和宮,就這樣每年重複迎請與送回,對信眾而言相當不便。
於是在嘉慶十八年(西元1813年),由李炳生、呂蕃調等人倡議興建福仁宮,並迎請仁和宮二王公鎮殿,因此創建了福仁宮。
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由林本源家捐獻土地擴建福仁宮廟宇,並增祀天上聖母媽祖娘娘、三官大帝、玄壇元帥及其他諸神,逐漸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
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用歷次中元醮務所有結餘金來增建後殿,並將後殿定名為「天后宮」,祀奉天上聖母媽祖娘娘。
之後歷經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及民國五十九年(西元1970年)的修建,至民國七十年才完成現今廟貌。
【特色】福仁宮除了正殿主祀開漳聖王外,左龕配祀定公古佛,右龕配祀玄壇元帥;
左廂則祀巧聖先師,右廂祀財神爺;
後殿「天后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娘娘,並配祀註生娘娘、池頭娘娘。
而廟中亦保存有歷代名人匾額,其中以清道光五年「靈著閩邦」。
同治十二年「護國佑民」及光緒元年「惠我無疆」諸古匾額最為珍貴。
每年農曆二月十一日為開漳聖王聖誕,是福仁宮最隆重的祭祀與酬神日,廟方會舉行盛大的活動慶祝,並與普濟堂的關聖帝君聖誕慶典活動,同為大溪地區最重要的社群活動。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73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