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早晚課誦】 佛教寺院定時的法事,一般分晨間及傍晚進行,內容包括禮敬三寶、持念經咒以及繞佛、念佛等。
而一般早課皆由「楞嚴咒」、「大悲咒」等起頭,而晚課則以《佛說阿彌陀經》作始,末了皆會作回向發願。
由於是早晚二時進行,又稱二時功課或早晚課等。
課誦最早可追溯自佛陀時代。
早期印度佛教並不具有文字書寫的習慣,因此對於聽聞到的佛法,皆是以背誦為主,並在背誦的過程中憶念、思維法義,進而受持於心,做為實踐修證的依據。
誦念亦可視為修行的方便,藉以強化信仰,深化願力;
因此佛教典籍中,屢屢強調課誦的功德,如於《法華經‧法師品》中,即可看到誦經法師、受持法師、讀經法師等字句之記載。
中國有關課誦的記載,最早見於《吳書‧劉繇傳》所附記後漢笮融的事蹟裡,該記說笮融透過課誦佛經,令各界之好佛者而樂聽佛法。
東晉道安大師所制定的《僧尼軌範》中,便把課誦儀制納入,成為後世寺院早晚課誦的起源。
唐朝高僧馬祖道一、百丈懷海建立叢林、制定清規時,皆把早晚課誦列為僧團必要日程。
其後,叢林寺院中的朝暮課誦蔚然成風,成為中國寺院的特色。
早晚課誦的內容、程序依各方祖師之立宗本意有所不同。
現行臺灣佛教早晚課誦之經文,主要以大乘經典為主,大致有《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阿彌陀經》、《懺悔文》及稱念佛號等。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