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臺灣民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23:45: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臺灣民報》

 

日治時期唯一由臺人發行且代表臺灣人立場的報刊。

 

1920年(大正9年),東京留學生組織「新民會」,推林獻堂為會長、蔡惠如為副會長。

 

會中提議發行機關雜誌,在蔡惠如等人的贊助下,由林呈祿、蔡培火、彭華英負責創刊,蔡培火擔任編輯兼發行人,7月16日發行《臺灣青年》,內容多批評殖民政策,屢遭禁售。

 

1922年4月1日改名《臺灣》,並於臺中成立「臺灣雜誌社」。

 

後因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與同年發生於臺灣的治警事件,負責人相繼返臺,遂於1924年6月停刊。

 

臺灣雜誌社有意創辦純白話文報紙,於1923年4月15日發行《臺灣民報》半月刊,在東京編印,經檢查後輸入臺灣,其後陸續改為旬刊、週刊,1925年8月26日發行第67期「創立五週年及一萬份突破」紀念特刊,發行量僅次於《臺灣日日新報》、《臺南新報》,頗受臺人支持。

 

1927年(昭和2年)8月1日,經臺灣總督上山滿之進許可,遷回臺灣印行。

 

1929年1月13日,「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在臺中大東信託公司召開創立大會,董事長為林獻堂、常務董事羅萬俥。

 

3月29日改名《臺灣新民報》。

 

1932年4月15日正式發行日刊,以中文為主體,三分之一為日文,並著手擴大組織,1934年更發行晚報,拓展海外通信網。

 

1937年6月廢止漢文欄後,言論自由日受箝制。

 

1941年2月11日,在戰爭時局壓力下,常務董事兼總經理羅萬俥、主筆兼編輯局長林呈祿,被迫響應國策更名《興南新聞》,批判力已大不如前。

 

1944年3月,與其他五家日報併為《臺灣新報》。

 

戰後延續《臺灣新民報》的陣容創刊《民報》。

 

《臺灣民報》系列報刊,不僅開啟民智、介紹新知,更以批判立場反映本土輿論,被譽為「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臺灣人唯一喉舌」,網羅各路菁英,鳩集社會運動同志,報館多成為「東京臺灣青年會」、「臺灣文化協會」、「臺灣民眾黨」、「臺灣農民組合」、「新臺灣聯盟」、各地讀書會、工友會等民眾團體的代辦機關,並與「六三法撤廢運動」、「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等活動相結合。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30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4 05:11 , Processed in 0.15625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