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9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八堡圳】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21:4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八堡圳

 

臺灣第一座大規模水利設施,位於彰化平原,清代施世榜所築。

 

原名「施厝圳」,後因灌溉面積占清代彰化縣13保中之8保,改名八堡圳(也稱八保圳)。

 

臺灣歷史上,長期以來是農商相互依存的經濟體。

 

1624年荷蘭人入主臺灣後採取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經濟政策,農業於1630年代大力發展後成為臺灣的主要產業。

 

此後,糖為主要出口品,稻米基本上是糧食業。

 

17、18世紀之交是臺灣農業的重要轉捩點,在此之前以旱田為主,分布於嘉南平原以南;

 

其後蛻變為以水田為主,稻米業成長迅速,成為最大出口品,原因是此期有一大規模的水田化運動,其功臣首推施世榜。

 

施世榜率先建造大型水圳,主因是此一時期中國大陸人口大增,而其故鄉福建則缺糧嚴重。

 

其次是彰化平原氣候溫和,可一年二作,而且濁水溪帶來充沛水源。

 

第三,施世榜曾在下淡水溪(今高屏溪)拓墾,累積豐厚資產與經驗,並敢於大膽投資。

 

自1709年(康熙48年)開始築圳,但始終不成。

 

其後採用林先生的新築圳法,歷時10年,耗資無數,方於1719年築成。

 

此一築圳法包括集水、圳頭及與圳路。

 

集水即興築堤堰,將濁水溪上游往南流之水路攔截,引導進入北邊水路,最後匯集於鼻子頭之圳頭;

 

圳頭設在今彰化縣二水鄉鼻子頭,地當眾水匯流進入平原的要地,兩山夾峙,形成天然水庫;

 

圳路即選擇灌溉區,闢建水圳路線,由於彰化平原的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濁水溪亦朝西北流,因此水圳路線順著濁水溪流向興建。

 

由於彰化平原溪水四處漫流,必須興築堤堰,方能聚水成圳。

 

然因山高水急,冬夏水量不定,始終無法築成安全而能控制定量水源的堤堰,相傳林先生(喜)傳授以「石笱」築堰的技術,方大功告成。

 

按,笱之形狀如倒轉的魚罩,以竹籐編織而成,內裝大小石頭,依其形狀分為角笱、圓笱兩種,堆積成堤防以攔水,導水入圳。

 

笱具有調節水量的功能,春夏豐水期,水流可從石笱的縫隙自然排出,確保堤防安全。

 

秋冬水源不足時,則以草蓆、稻草、破布填塞縫隙,減低圳水的流失而穩定水量。

 

由於石笱工法之妙用,各地築圳者爭相模仿,包括1732年之1762瑠公圳,且代代相傳,堪稱為清代水田化運動成功的關鍵因素。

 

此圳完成後,彰化平原北半部稻米產量大增,成為臺灣首屈一指的穀倉,鹿港也因米之輸出而竄升為臺灣第二大城市,「一府二鹿三艋舺」即源於此。

 

八堡圳之成功產生示範效應,不少人在各地大建水圳,如臺中盆地的貓霧捒圳、臺北盆地的瑠公圳等,臺灣由南而北全面開發,稻米產量與蔗糖並重,甚至躍居為主要輸出品。

 

自此,臺灣不但是糖倉,更蛻變為清代中國的東南穀倉,米糖亦成為臺灣經濟的骨幹。

 

至日治時期,日人固然先發展糖業以滿足其國內蔗糖市場之需。

 

但1920年代後,由於米市場的擴大、戰時需求的增加,加上蓬萊米培育成功,稻米產量猛增,大量臺米輸日,並發生米糖相競現象,即二者爭地、競價。

 

至戰後初期,米糖仍然大量輸日,爭取外匯,直至1960年代後方逐漸為工業品取代。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0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0:30 , Processed in 0.43749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