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反杜邦運動】 1976年台灣經濟在歷經第一次能源危機之後快速復甦,政府當局於北部觀音、林口一帶及南部高雄、台南等地所規畫的工業區皆獲得成效。
經濟部於1977年於彰化濱海全興、伸港、線西、崙尾、鹿港等地規畫五區工業用地,以促進經濟繁榮,並改善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1981年,彰濱工業區計畫因第二次能源危機的爆發,導致世界性的經濟不景氣與投資意願低落,而面臨停擺。
1985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宣布停止開發彰濱工業區。
1986年7月,經濟部接受美國杜邦公司提出二氧化鈦工廠投資申請案,以挽回「彰濱工業區」之開發案,杜邦設廠在同年年底獲得許可。
先前,政府官方在彰濱工業區決策過程中的草率已經引起當地居民不安,針對杜邦公司該項投資案,部分鹿港居民以二氧化鈦生產過程中的廢氣與廢水,勢必造成環境汙染為理由而展開抗議,在地方上成為一項重要的環保運動。
其後,透過鹿港鎮民數萬人聯署陳情,此議題的關切熱潮也在全台引發。
不僅有台灣大學學生組成調查團南下鹿港參與活動,當地民眾亦發起組織前往中央示威抗議。
杜邦公司雖曾於同年9月派遣人員至鹿港舉辦說明會,當地民眾反對意向仍未改變。
杜邦甚至出面邀請地方民意代表等相關人士前往美國參觀訪問,試圖平息反對聲浪。
反杜邦運動從原先單純的一項環保運動,而後亦成為政治人物發言的舞台,1986年年底舉行的增額國民大會代表及立法委員選舉中,政治人物對「反杜邦」的態度皆成為民眾關心的焦點。
1987年3月12日,美國杜邦公司在面對鹿港反杜邦環保運動長期的壓力之後,宣布取消在鹿港設立二氧化鈦廠的計畫。
這不僅是戰後台灣民間基於環保的立場,抗拒反污染工業投資第一個成功的案例;
同時,由地方民眾發起大規模抗爭行動,對威權體制的經濟政策進行挑戰,在當時亦為一項創舉。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