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周于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17:56: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周于仁

 

(四川~四川)周于仁,字純哉,號仙山,也有「龍溪」之稱號。

 

四川安岳縣人,清朝康熙47年(1708年)的舉人。

 

高中舉人後,周于仁前往福建省永春縣擔任知縣一職。

 

在政事上,除了展現治理能力外,也頗能處理地方防衛軍事。

 

雍正11年(1733年)8月,約60歲的周于仁因為政績頗豐,被清朝政府拔擢為澎湖通判一職,從福建前往澎湖駐守。

 

進駐澎湖後,因為喜好澎湖人文風景,而有「纔到澎湖便是仙」的感言。

 

積極任事的他,因為看到駐守澎湖的閩兵恃驕強悍,欺凌地方族社。

 

為此,他強加干預,凡是不法的人,全部將其繩之以法,此舉獲得澎湖住民讚賞。

 

雍正13年(1735年)周于仁奉令清查澎湖地畝。

 

於清查中,通判勸導移民開墾澎湖荒地,凡支持者,皆由官方資助種田牛隻與農耕工具。

 

同年8月,雖輪調時間屆滿,仍於澎湖以協辦參與政事。

 

翌年(乾隆元年;

 

1736年)6月,則因病告假回四川原籍。

 

返渡後,澎湖人感念恩德,於當地建立生祠來祭祀。

 

除了政事卓著外,周于仁最大貢獻是編著廿篇、約三萬字的《澎湖志略》。

 

1736年完成的《澎湖志略》,為清朝第一本專門記載澎湖的方志。

 

後來於1740年,成為胡格編撰同名志略的原本。

 

《澎湖志略》1卷20篇;

 

主要記載澎湖成為清朝版圖後之功績,共分成輿圖、海道、沿革、疆域、城垣、里程、宮廟、戶口錢糧、倉儲、科名、物產、舟楫、泊岸、漁舟、風俗、文員、武員、煙墩砲臺、詩及賦等。

 

志略中,最具代表周于仁個人的詩賦為《別澎湖十六韻》。

 

詩文全文為:行年將六十,三仕到澎陽。

 

海國東南嶠,星經牛女鄉。

 

天懸青共遠,水接碧同長。

 

颶發疑雷吼,沙飛似霧茫。

 

有時奔萬馬,無計臥雙檣。

 

風景雖多別,民情卻甚良。

 

勤耕蕷作飯,儉用布為裳。

 

麥稻還須糴,豆麻尚可糧。

 

黍黃村火密,草綠訟庭荒。

 

柴戶何嘗閉,蒲鞭不用揚。

 

官閒惟嘯月,民樂可烹羊。

 

竊祿亦云久,留名敢謂芳。

 

光陰飛石火,花甲變星霜。

 

將別還延佇,思歸欲束裝。

 

群黎雖祖餞,一葦早輕杭。

 

暫息鷺州地,追懷賦短章。

 

根據學者研析認為,《澎湖志略》開啟往後200多年各種撰寫澎湖歷史的基本底稿;

 

例如:1769年,胡建偉《澎湖紀略》、1893年林豪纂修之《澎湖廳志稿》。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4383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9:46 , Processed in 0.24999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