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張士箱】 (1673,中國福建泉州~1731,臺灣臺南)清領時期臺灣中南部地方墾拓先驅。
1703年(約康熙42年)從中國大陸福建泉州老家舉家移民至臺灣,申請「張必榮」墾號,開發布嶼稟荒埔地(今雲林縣虎尾溪流域),後代更將其墾號面積擴充至彰化、新莊、樹林,對臺灣西部土地開墾很有貢獻。
子孫多有功名,1760年-1770年(乾隆25-35年)十年間,張氏族人共考上六個舉人,是當時臺灣最大的科名家族。
張士箱在來臺前就有秀才功名,並擔任福建漳州訓導。
來臺後,官方補入鳳山學籍,成為當地秀才。
1720年(康熙59年)參與續修《臺灣府志》,記載臺灣官民重大要事。
1731年因病去世,翌年補貢生名。
四子皆有功名。
其中長子張方高,舉擢例貢生,擔任浦城訓導教諭。
次子張方升,拔貢生,廷試得一等第五名,曾被任命為教諭。
三子張方遠,例貢生,曾任縣丞。
四子張方大則為例貢生。
另外,張士箱孫:張源義參與《臺灣府志》的校對,張源仁、張源俊皆曾擔任官職,張源德亦有功名。
目前張士箱後裔今仍散居於雲林縣中庄、西螺,及臺北縣(註1)樹林。
張必榮墾號也發展成「張廣惠」、「張榮裕館」及「張盈裕館」等墾號,積極招佃開墾,發展千餘甲田地,後人持續引虎尾溪灌溉,受惠地區包含雲林縣莿桐、西螺、二崙等鄉鎮(註2),共計4,000甲農地以上,為清代雲林境內最大水利設施。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2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