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0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明志書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2 14:3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明志書院

 

乾隆九年(西元1744年),八里坌巡檢虞文桂為振興文教,在新庄街尾捐設義學,後來因經費不繼,想改為衙署,當時來台開墾的福建汀州永定貢生胡焯猷頗引以為憾,所以捐獻八十甲水田和平頂山﹝今觀音山)下的莊園、房舍、水塘等供義學開銷,維持學子課業不輟。

 

當時淡水同知胡邦翰嘉勉其志,於乾隆28年(西元1763年)稟請改為書院。

 

翌年,總督楊廷璋立碑記之。

 

因為泰山地勢較高且近溪澗淡水,是新莊地區最早開墾之處,這是第一個拔得頭籌的紀錄;

 

第二項是成立了北台灣也就是淡水廳轄下第一座書院明志書院。

 

當新莊地區開發完成之時,有人開始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

 

乾隆二十六年(西元1761年)出身永定之貢生胡焯猷捐創「明志」義學,於興直堡新莊山腳,此為竹塹明志書院前身。

 

乾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年)遷至竹塹西門,在鄭用鑑、鄭用錫等人的經營下成為北台最高學府。

 

鄭用鑑主講新竹明志書院前後三十年,臺北舉人陳維英師受業於用鑑之門下,此後陳維英掌教臺北及宜蘭仰山書院,臺北宜蘭之文風間接受鄭用鑑影娼。

 

鄭用鑑為竹塹七子之一,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卒,享年七十有九。

 

新竹市志記載,鄭用鑑於道光五年考中拔貢,成為北台地區首位拔元。

 

次年循例在禮部覆試,保和殿朝考,經取錄為二等第七名。

 

但因秉性至孝,念雙親衰老,胞弟早亡故不赴科場,不圖仕進,專以授業課徒為務。

 

開台進士的鄭用錫,道光十七年因不慣官場陋習及應酬,以母親年邁需要照料為由,告假返鄉。

 

鄭用錫也主持明志書院多年,曾自製「摺卷」,教授學生書法之便,對學生習字貢獻良多。

 

日人佔領台灣後,明志書院改為國語講習所,地方聞人蔡式穀、謝介石均結業於該所。

 

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或攏絡台人,或推崇地方士紳,贈了「泰山學斗」匾額表彰鄭用鑑的學識,今仍懸於鄭氏家廟內,八十四年修護時,將原落款「華山」,改為「樺山」,並加冠了台灣總督之銜。

 

日人實施市區改正﹝都市計畫﹞,不少街路取道原有的公共建築與私人名園,明志書院被西大路與西門街劃過,考棚被闢為文昌街,東瀛福地為東門前街穿過,林家潛園被中山路置穿,導致明志書院與考棚就此湮滅,東瀛福地他遷。

 

明志書院原址在關帝廟之西,內天后之南,即今西大路與西門街交會點附近。

 

除了鄭用鑑在明志書院長期任教習外,被譽為「竹塹雙壁」的鄭用錫和郭成金、新竹縣采訪冊作者陳巿龍等,均曾任教於明志書院。

 

惜字亭為清代同治年間所建,是古人在學校、書院、文昌祠前所建的焚紙爐。

 

其用意在於珍惜知識,將不用的紙或書本焚化以示對知識的尊重,而不能將紙或書本當垃圾亂丟。

 

屋脊成曲線且兩端向上彎曲翹起的形式。

 

古代的封建階級分明,只有寺廟、書院或官方建築、大官住宅、進士、舉人的房子才能蓋有燕尾簷。

 

明志書院,歸於當時的新竹縣管轄的地方,所以明志書院就搬到新竹了,但原址仍設義學。

 

另一熱心教育人士郭宗嘏則捐資以助學,延續地方教育的香火。

 

書院在泰山雖僅有兩年,而今其遺址除朱熹、胡焯猷神位、楊廷璋碑志外,早已破敗不堪,但「北台首學」的紀錄仍深留地方人士及史籍之中。

 

因「明志」名氣大,且意義深遠,所以王永慶先生於民國53年(西元1964年)在泰山設工業專科學校一所,仍以「明志」為名呢!

 

(書院是高等教育,相當於現的大專院校),所以明志書院一共在泰山十八年,不過當時明志書院遷移到新竹後,舊址(即現址)被官方改稱「新莊山腳義塾」,由於是義塾,今日泰山才有義學的地方稱呼(義學村)。

 

由明志書院的門聯「明德惟馨景行壯志」「窮理致知反躬實踐傳聖道應尊朱夫子」「捨宅作祠捐資興學惠鄉里當效胡先生」,將朱夫子治學精神及胡焯猷造福鄉里的義舉,作一明確適切之褒揚。

 

(1)紫陽「朱夫子」:即宋代大儒朱熹,因他曾宦遊福建省漳州、泉州兩府,對此地遺愛甚深,故閩南地區的學校多供奉朱熹,而非孔子。

 

(2)貢生「胡焯猷」:貢生、監生均是指中央學校「國子監」的學生。

 

其中貢生是指府、州、縣學之生員(即秀才)表現優秀或有功勛者被選送至京城的中央學校「國子監」肄業(修習)者。

 

但亦可在監外肄業,甚至學籍在國子監而人留在家中自修。

 

明志書院建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原來只是「義學」,隔年,閩浙總督楊廷璋立碑記之(現鑲於屋內之牆上,高一三六公分,寬六十六公分,但字跡多模糊不清難以辨認),才改封為「書院」;

 

而「興直堡」為清朝時期新莊、泰山一帶的古地名。

 

「明志書院」重修石匾:現在所見的建築物(一進三間)係歲次辛酉,日據時期大正十年(西元1921年)重修而成。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9171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13:03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