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2 15:06 編輯
【史學●李清琦】
(1856~)李清琦〈1856-?〉李清琦,字璧生,號石鶴,祖籍泉州南安榕板橋鄉三十都,清光緒初年來燕霧上堡灣子口莊依親(現彰化縣花壇鄉灣雅村),遂隸籍彰化。
於光緒8年(1882)高中舉人,學問淵博,書法廋勁,名重一方。
光緒20年(1894),李氏入都應甲午恩科會試,殿試二甲第115名成進士,朝考選翰林庶吉士,後升任翰林院編修,與曾維楨並稱彰化兩翰林。
光緒21年(1895)3月23日(陽曆4月17日),清日簽訂馬關條約,議割台灣、澎湖予日本,全台紳民譁然,紛紛表示不惜爲台一戰的義憤。
4月4日(陽曆4月28日),李清琦與戶部主事葉題雁、台灣安平縣舉人汪春源、嘉義縣舉人羅秀惠、淡水縣舉人黃宗鼎等,以戶部主事葉題雁爲首,聯名遞呈都察院,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裕德代轉奏,奏文曰:「夫以全台之地使之戰而陷、全台之民使之戰而亡,爲皇上赤子,雖肝腦塗地而無所悔。」,堅決向朝廷表達反對割台的決心與勇氣。
史稱「台灣五舉子公車上書」或曰「台灣五人上書」。
李氏於光緒21年(1895)翰林院散館,任刑部主事。
後轉任知縣,因故未到任,回福建泉州任清源書院山長。
其後曾回泉州南安榕板橋定居,並修李氏祠堂,當地人稱:「榕板橋第一家」,因紀念李氏高中翰林遂將「隴西」堂號,自立爲「學前」堂號,自是灣子口莊族親乃援引「學前」爲堂號。
光緒28年(1903),泉州知府金學獻籌辦泉州府官立中學堂(又名泉郡立中學堂),延請李氏與陳棨仁經辦,設址泉州東街左侯祠。
翌年春招生開學,學制5年。
由進士黃謀烈、黃傳扶爲正副總辦,此爲泉州第一所中學校。
李氏在台期間與彰化文人相交,對鹿港文秀才洪棄生的文采頗為讚譽,贈詩〈與洪棄生詩〉:才子聲華溢海天,文章豪氣隘垓埏。
賈生萬字匡時策,洪邁千家博古篇。
不朽名山藏白集,有懷精舍結青田。
四明我亦稱狂客,漫欲呼君小謫仙。
並贈書法聯句曰:「前身共作龍華客,他日願為驥尾人。」
現在花壇鄉彎雅村李氏宗祠,仍留有李氏中舉之文魁匾及一對翰林編修燈,作為紀念。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