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社會習俗】 清代移墾社會特有的生活習俗與價值觀。
臺灣社會是由草莽無文的移墾社會逐漸轉型,一方面中國傳統社會文化透過移民傳入臺灣,另一方面,因應臺灣本地的自然環境,發展出獨特的社會習俗。
臺人移入中國傳統歲時節慶,但俗尚華侈,廟會和演戲甚多,喜食檳榔,崇信巫鬼。
又移民重視同鄉同宗之情,「視疏若親」,貧窮疾苦相扶持,多設神明會和互助會。
兄弟多同居,甚至到數代才分家,各種型態的祭祀公業(客家稱蒸嘗)自清代即設立。
此外,為傳宗接代與增加勞力,養子和招贅婿之風盛行。
各地的歲時節慶大略相似,但是活動略有差異:正月春節,祀祖、謁神,拜訪親友稱賀正。
上元節,延請道士誦三界經或是自行燒紙香。
元宵夜家家懸花燈,放煙火,也有各種遊藝活動。
三月三日三月節和清明節掃墓,或結伴出遊。
端午節,門前插艾草菖蒲,送蚊、鬥龍舟。
六月一日,雜紅麴於米粉,稱半年丸。
七夕,稱巧節,備牲禮祭拜月娘。
士人則準備酒肴飯菜歡飲,舉辦魁星會。
中元,普渡、放水燈或是搶孤。
八月中秋節,製月餅、賞月、演劇。
九月九日,重陽登高、放紙鳶。
冬至,做湯圓祀祖先。
十二月十六日,尾牙。
除夕煮芥菜,稱隔年菜,吃過年飯,並辭年。
移墾社會工作機會多,工資昂貴,能迅速致富,因此臺人喜歡炫耀式消費,衣服和宴會尚華侈,婚姻重聘論財,出入常攜帶大量金錢。
婦女、富人出門必穿金帶銀,著綾羅綢緞,甚至為了面子,向親友借用。
即使僕人奴婢、販夫走卒也穿絲帛綾羅。
宴席力求豐盛,花費甚鉅,且常互相競爭,以展現自己的財力和體面。
從渡海來臺到定居開墾,挑戰重重,災病不斷,因此習俗尚巫覡。
生病時,大多求神問卜,延請僧、道、巫來家祈禱。
也有請非道非僧、頭綁紅布的紅頭司(客子師)貼符作法;
或是乩童扶鸞跳躍,指示方藥,以示神靈。
日常吉凶,常擲茭問卜。
又特立菜堂(齋堂),吃齋拜佛,男女雜居。
由於臺地濕熱,因此不沿襲中國內地的停柩久葬風俗,常三至七日內即擇地卜葬。
俗尚神佛,凡神佛生日、修廟、建廟、普渡,不論城市和鄉村都有廟會,並演戲來慶祝。
噶瑪蘭(今宜蘭)地區,媽祖聖誕,常由各姓輪流出錢,每日演戲,達一個月。
婦女在歲時佛誕也相邀入寺祈福。
又崇尚「王醮」,每三年舉行一次,稱「送瘟」。
演戲除了廟會時之外,富有人家宅院常設戲臺,並招戲班演戲以為娛樂。
開發中地區,瘴癘之氣甚重,臺人喜歡吃檳榔來避瘴,且以黑齒為尚。
客人來訪或婚禮迎聘,以檳榔相贈。
有糾紛時,送檳榔以調息紛爭。
清中葉以後,文風漸盛。
一般中等人家小孩七、八歲時,必入私塾讀數年書,之後或經營生意,或繼續讀書,爭取科舉功名。
另一方面,也發展出敬惜字紙的風俗。
竹塹地區,每逢子午卯酉年,士民齊集,祭拜倉頡神,並將字灰護送入海。
有錢人家宅院或是文昌祠常設敬字亭(惜字亭)。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