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3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票據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06:1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票據法

 

規定票據種類、使用及相關權利義務關係之法律。

 

票據具有匯兌、支付、信用及節約通貨之效用,是商業交易不可或缺之工具。

 

因性質、作用不同,票據分為匯票、本票及支票3種。

 

臺灣因有電匯、劃撥儲金之匯款方法,而無發行匯票之必要,匯票在國內匯兌之功用不彰;

 

本票是信用證券,但長期受「支票刑罰」之保障,使用本票者少,而未發揮其功能;

 

支票本質上為支付證券,並非信用證券,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自中國大陸商場引入的交易習慣多係開立遠期支票,而使支票兼具信用證券與支付證券之功能,遠期支票因此取代本票、匯票,成為票據使用之大宗。

 

1929年10月國民政府制定公布「票據法」,全文139條。

 

政府遷臺後,於1954年修正後施行。

 

1950年代初期,由於退票案件不少,財政部以行政命令將存款不足退票的案件,主動移送法院偵辦,使1955、1956年以後違反票據法案件大增。

 

1960年3月修正「票據法」,將原屬民事責任的票據債務不履行問題,強以刑罰處分違反票據法者。

 

不問其有無詐欺之故意,一概繩之以法,大法官張特生批評為「他國立法例所罕見」。

 

1973年又修正「票據法」,立法院同意行政院的草案,承認遠期支票,但否決遠期支票不罰及告訴乃論之草案。

 

1977年稍加修正,但大體仍維持原樣。

 

在票據法長期運作與影響下,遠期支票蔚為流行,扭曲支票「見票即付」的特質;

 

支票的開票人若退票,一律移送法辦,未能繳交法院規定罰金者,皆判處徒刑。

 

一旦繳交約3成的罰金後,基於一罪不兩罰原則,原債權人幾乎無法再提告訴,難以確保權益。

 

如此,違反票據法案件大增,但執票人權益未獲保障,且影響票據信用。

 

1987年,雖然近9成票據犯最後繳交罰金,但票據犯人數眾多,仍造成監獄爆滿,因而修法刪除刑罰的規定。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1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0 17:50 , Processed in 0.1093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