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10:13 編輯
【史學●貓兒干(崁頂)文化】
史前考古學文化,屬金屬器時代(或鐵器時代),年代約距今800-400年間。
主要分布於濁水溪南岸雲林縣崙背、麥寮鄉一帶的河岸沖積平原,主要遺址包括貓兒干(崁頂)、豐榮、雷厝、施厝寮等,呈叢集狀出現的情況。
出土的遺物類別,主要包括:拍印條紋橙色陶片、硬陶、瓷片、鐵器、貝飾與玻璃珠、瑪瑙珠等,其中瓷片的類型包括福建、廣東一帶的青花瓷,以及漳州窯的青花瓷與釉上彩瓷片,並出現安平壺與卡拉克瓷等遺物。
出土遺跡類型主要包括貝塚、灰坑與墓葬等,墓葬形式目前僅見施厝寮遺址出現一個已遭後期農作干擾的仰身直肢墓葬,其小腿骨旁有一顆瑪瑙珠,推測可能是陪葬品;
雷厝遺址出現一道長條溝狀遺跡,出土大量具燒灼、砍剁痕的鹿骨及陶片等遺留,並夾雜少量的玻璃珠、瑪瑙珠與鐵器遺留,說明當時的生業型態。
施厝寮遺址出土的2件木碳與4件貝殼標本,經碳十四年代分析結果,顯示木碳標本分別為310±35B.P.、570±45B.P.,貝殼標本的年代為780±45B.P.,經校正後其年代約距今250-550年。
雷厝遺址的5件木碳標本測定結果顯示,其中4件的年代較接近,校正後約距今533-403年。
貓兒干遺址地表採集的2件貝殼標本測定之年代分別為810±60B.P.、780±60B.P.,校正後年代分別為427±60B.P.、450±60B.P.。
顯示貓兒干文化約距今800-400年,甚至可能晚至距今250年左右。
貓兒干文化的年代已跨越臺灣金屬器時代至近世初期的階段,考古學者劉益昌對於其與17世紀荷蘭時期文獻紀錄中的費佛朗(Favorlang,又譯虎尾壠)的關係有深入探討,參酌荷治時期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nigdeOostindischeCompagnie,簡寫VOC)記錄使用Favorlang語的番社戶口表,以及1637年《熱蘭遮城日誌》中記錄荷蘭人聯合新港(今臺南縣(註1)新市)、目加溜灣(今臺南縣(註1)善化)、蕭壠(今臺南縣(註1)佳里)、麻豆(今臺南縣(註1)麻豆)和諸羅山(今嘉義市)等社攻打費佛朗等歷史文獻資料,可作為進一步研究貓兒干文化後續傳承與變遷的參考。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