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3-21 10:11 編輯
【史學●貝環】
(shellbracelet)貝環顧名思義,就是以貝殼為材料製成的環狀物品,主要的功能應該是做為裝飾品,通常佩帶在手上。
貝環的出現最早可能是人類在食用貝類之後將剩餘的部份隨手加工而成,因為有些貝殼本身就是環形生長,因此破裂的時候也很容易形成環狀,只要稍加修整就可以變成漂亮的飾品,不像陶土需要燒製、石質或玉質的環則需要修整磨製等複雜的技術,貝環可以說是容易取得但又美麗的一種飾品。
也許貝環最開始是在偶然的機會下出現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製作貝環也從偶然變成了刻意的行為,比方說在台灣所出現的貝環有一些經過研究已經大概了解了他們的製作模式(ref.):先選擇大而厚的貝殼,並且選取他們的胎部(中心最厚的部份)當作材料,然後利用一個較大的管狀石器在厚貝殼的胎部上旋轉,如此可以切割下一塊貝殼圓板;
接著在利用同樣的方法,使用直徑較小的管狀石器再對圓板做同樣的動作,切割掉中間的部份,如此就初步完成了貝環的製作,之後也許會在細部加工、修整或是對貝環刻畫上圖案等。
就台灣而言,貝環的出現主要是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以後,而且因為海貝比較會有尺寸較大的貝殼個體適合用來製作貝環,所以許多出現貝環的遺址都鄰近海邊,比方恆春半島的墾丁遺址(ref.)、鵝鸞鼻第一遺址(ref.)、鵝鸞鼻第二遺址(ref.)等等,這些和器物原料的容易取得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除了濱海的遺址,其他如花蓮的志航基地遺址(ref.)、雲林坎頂文化類型遺址(ref.)也都有過貝環的出土。
此外,最近在台南科學園區密集進行的考古工作中,也發現有貝環的出土(ref.),並且是做為陪葬品在墓葬中出土,在人的手臂上直接佩帶貝環的例子,為陶環的使用作出最好的說明。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3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