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脈夢遺精滑白濁合參】
夢遺者,治以腎肝為主。
《準繩》曰:病之初起,亦有不在肝腎,而在心肺脾胃之不足者,然必傳於肝腎,而精乃走也。
故心腎為水火之臟,法天生地施化成之道,藏精藏神,為五臟之宗主,若由他臟而致腎之泄者,必察四屬,以求其治。
《經》曰: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
所謂陽強者,肝腎所寄之相火強也。
陰絕者,腎中所藏之真陰絕也。
腎為陰主藏,肝為陽主泄,腎之陰虛,則精不藏,肝之陽強,則火不秘,以不秘之火,加臨不藏之精,有不夢,夢即泄矣。
何故不為他夢,而偏多淫夢耶!
《經》云:厥氣客於陰器,則夢接內,蓋陰器者,泄精之竅,主宗筋,足太陰陽明少陰厥陰之筋,與夫衝任督三脈之所會,諸筋皆結聚於陰器,其中有相火寄焉。
凡平人入房,強於作用者,皆此火充其力,於是三焦上下內外之火,翕然下從,百體玄府悉開,其滋生之精,盡趨於陰器以泄,豈止腎之所藏者而已哉!
若人元精堅固者,淫氣不能搖,久度不泄,況於夢乎,縱相火動,而成宵夢,夢亦不遺,此謂陰平陽秘,無病患也。
今人稟賦原虛,色欲過度,腎陰衰憊,君火感物而動,動則相火翕然而隨,雖不交會,其精已離其位而不固矣。
當臥之時,壯者,陰平陽秘,無是病也。
弱者陰不強而陽不秘,故臥而即夢,夢而即遺也。
由於肝火旺而妄行疏泄,腎氣弱而不以閉藏,即肝火之旺,亦腎陰之虛,故治以腎肝為主,或問曰:陰虛火動而夢遺,服丹溪補陰丸,以滋陰降火而不效何也?
此未得滋陰之本意也。
蓋丹溪原以腎氣丸,為滋陰之要藥,今人不會其意,以知柏為君,概用坎離固本之類,俱是沉寒瀉火之劑,苦寒極能瀉水,腎有補而無瀉,焉能有神於陰哉!
獨立齋發明丹溪之未發,專用六味補腎,而治屢效,縱有相火,水能滋木,水升而木火自息矣。
倘脾胃不足,濕熱下流者,以前丸為主,煎服補中益氣以升提之,有用心過度,心虛不能主令,而相火奪權太過者,亦以前丸為主,而兼歸脾湯,命門火衰,元精脫陷,玉關不閉者,用八味丸,或金鎖正元丹,以壯真陽,使之涵攝陰精,而不泄,此其治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