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
黃帝問於容成曰:「民始敷淳溜刑,何得而生?
溜刑成體,何失而死?
何泄之人也,有惡有好,有夭有壽?
欲聞民氣贏屈弛張之故。
容成答曰:「君若欲壽,則順察天地之道。
天氣月盡月盈,故能長生。
地氣歲有寒暑,險易相取,故地久而不腐。
君必察天地之情,而行之以身。
有徵可知,間雖聖人,非其所能,唯道者知之。
天地之至精,生於無徵,長於無形,成於無體,得者壽長,失者夭死。
故善治氣摶精者,以無徵為積,精神泉溢,吸甘露以為積,飲瑤泉靈尊以為經,去惡好俗,神乃溜刑。
吸氣之道,必致之末,精生而不厥。
上下皆精,寒溫安生?
息必深而久,新氣易守。
宿氣為老,新氣為壽。
善治氣者,使宿氣夜散,新氣朝最,以徹九竅,而實六府。
食氣有禁,春避濁陽,夏避湯風,秋避霜霧,冬避淩陰,必去四咎,乃深息以為壽。
朝息之志,其出也務合於天,其入也揆彼閨滿,如藏於淵,則陳氣日盡,而新氣日盈,則形有云光。
以精為充,故能久長。
晝息之志,呼吸必微,耳目聰明,陰陰喜氣,中不潰腐,故身無苛殃。
暮息之志,深息長除,使耳勿聞,且以安寢。
魂魄安形,故能長生。
夜半之息也,覺寤毋變寢形,深徐去勢,六府皆發,以長為極。
將欲壽神,必以腠理息。
治氣之精,出死入生,驩欣美穀,以此充形,此謂摶精。
治氣有經,務在積精,精盈必瀉,精出必補。
補瀉之時,於為之。
出入,以修美浬,白內成,何病之有?
彼生有殃,必其陰精漏泄,百脈菀廢,喜怒不時,不明大道,生氣去之。
俗人芒生,乃恃巫醫,行年桼十,形必夭埋,頌事自殺,亦傷悲哉。
死生安在,徹士制之,實下閉精,氣不漏泄。
心制死生,孰為之敗?
慎守勿失,長生累世。
累世安樂長壽,長壽生於蓄積。
彼生之多,上察於天,下播於地,能者必神,故能形解。
明大道者,其行陵云,上自榣,水流能遠,龍登能高,疾不力倦,□□□□□□□巫成□□不死。
巫成以四時為輔,天地為經,巫成與陰陽皆生。
陰陽不死,巫成與相視,有道之士亦如此。
酒食五味,以志治氣。
目明耳聰,皮革有光,百脈充盈,陰乃盈生,繇使則可以久交,可以遠行,故能壽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