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經(1)】

 關閉 [複製鏈接]
18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32: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zy_79 於 2013-3-20 16:35 編輯

生氣邪氣皆本於陰陽


素問生氣通天論全○五。


(黃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於天氣)。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生生不息,天之德也,凡自古之有生者,皆通天元之氣以為生也,天元者,陰陽而巳,故陰陽為有生之本,如至大為六合,則上下四方也,至廣為九州,則異兗青徐揚荊梁雍豫也,人之外有九竅,陽竅七陰竅二也,五藏,心肺肝脾腎也,天有四時十二節,氣候之所行也,人有四肢十一經,營衛之所通也,凡物之形而外者,為儀象之流行,藏而內者為精神之升降,幽明動靜,孰匪由天,故曰皆通於天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4:12 | 只看該作者

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上壽命之本也


人生雖本乎陰陽,而稟分五行,其生五也,陰陽衰盛少太有三,其氣三也,有五有三,則生克強弱,變出其問矣,其和則為正氣而生物,犯其變則為邪氣而傷物,其生其死,皆此三五耳,故為壽命之本, ○上二節大義與六節藏象論同,詳運氣類第一章,所當互考。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4:35 | 只看該作者

蒼天之氣,清淨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


天色深玄,故曰蒼天,天氣者,陽氣也,蒼天之氣,清淨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人能法天道之清淨,則志意治而不亂,陽氣固而不衰,弗失天和,長有天命矣,○按上文云生之本,本於陰陽,而自此以下,凡專言陽氣者七何也,蓋生氣通天,以陽為本,陽氣既固,陰必從之,故聖人諄諄於此,其示人之深意可知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5:07 | 只看該作者

雖有賊邪,弗能害也,此因時之序


陽氣固者,其天全也,天全則神全,雖有賊風邪氣,不能犯之,蓋在乎因時之序,如四氣調神之謂是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5:26 | 只看該作者

故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


傳,受也服,佩也,惟聖人者能得天之精神,服天之元氣,所以與天為一,而神明可與天通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5:48 | 只看該作者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


九竅通於內,肌肉衛於外,其行其固,皆陽氣為之主也,失之則失其清陽之化,故九竅肌肉,皆為閉壅矣,人之衛氣,本於天之陽氣,陽虛則衛虛,衛氣散解,則天真失守,故本篇所重者特在衛氣,正所以重陽氣也。


(此謂自傷,氣之削也)。
 

真陽受傷,元氣如削,非由天降,自作之耳。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6:14 | 只看該作者

○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此發明陽氣之本也,日不明則天為陰晦,陽不固則人為天折,皆陽氣之失所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6:34 | 只看該作者

故天運當以日光明
 

天不自明,明月在日月體本黑,得日乃明,此天運必以日光明也,日即陽也,陽即明也,陽之所在,明必隨之,明之所及,陽之至耳,陽明一體,本無二也,然陽在午則為晝,而日麗中天,著有象之神明,離之陽在外也,陽在子則為夜,而火伏水中,化無形之元氣,坎之陽在內也,如天元紀大論曰,君火以明,正此明也,相火以位,亦此位也,蓋明而在上則為君火,伏明而在下則為相火,曰君曰相,無非陽之所在耳,然則天之陽氣,惟日為本,天無此日,則晝夜無分,四時失序,萬物不彰矣,其在於人,刖自表自裏,自上自下,亦惟此仔而巳,人而無陽,猶天之無日,欲保天年,其可得乎,內經一百六十二篇天人大義,此其最要者也,不可不詳察之,○君火以明詳義,見運氣類三。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7:53 | 只看該作者

是故陽因而上,衛外者也


清陽為天,包覆萬物,故因於上而衛於外,人之衛風,亦猶是也,苟不知重,則邪從而入,故禁服篇曰,審察衛氣為百病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8:11 | 只看該作者

因於寒,欲如運樞,起居如驚,神氣乃浮


此下言陽氣不固者,四時之邪,皆得以傷之也,運樞如天樞之獨運於中也,如驚,謂舉動卒暴,不慎重也,凡因於寒者得冬之氣,冬宜閉藏,當使精神常運於中而身無舉動,若起居不節,則神氣外浮,無復中存,邪乃易入矣,脉要精微論曰,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四氣調神論日,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又曰,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皆此謂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1#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8:28 | 只看該作者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


暑有陰陽二證,陽證因於中熱,陰證因於中寒,但感在夏至之後者皆謂之暑耳,按熱論篇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義可知也,此節所言,言暑之陽者也,故為汗出煩躁,為喘,為大聲呼喝,若其靜者亦不免於多言,蓋邪熱傷陰,精神內亂,故言無倫次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2#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8:49 | 只看該作者

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此言暑之陰者也,故體熱若燔炭,必須汗出,邪乃得散,如熱病篇日,暑當與汗,皆出勿止,此之謂也,但感而即病,則傷寒也,若不即病至秋而發,則如陰陽應象大論曰夏傷於暑,秋必痎瘧,金匱真言論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風虛,皆由此耳,○愚按絜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證,中熱者陽證,東垣曰,避暑熱於深堂大夏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而煩心,肌膚火熱無汗,上為房室之陰寒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也,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發躁熱惡熱,捫之肌膚大熱,必大渴引飲,汗大泄,無氣以動,乃為天熱外傷肺氣也,觀此二證,一中於熱,一中於寒,皆謂之暑,但治寒宜散,必汗出而解,治熱宜涼必熱清而愈,然夏月浮陽在外,伏陰在內,若人以飲食情慾傷其內,或冒暑貪涼勞役過度傷其外,及元氣素虛之輩,最易患此,如刺志論曰,氣虛身熱,得之傷暑者是也,治此者又當以調補元氣為主,然後察其寒熱而佐以解暑之劑,若困為陰寒所中,則附子薑桂,先哲每多用之,不可因炎熱布外,而忽舍時從證之良去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3#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9:05 | 只看該作者

因於濕,首如裏,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濕土用事,雖屬長夏之氣,然土王四季,則感發無時,但濕之中人,有內外上下之辨,濕傷外者,雨霧陰濕之屬也,濕傷內者,酒漿乳酪之屬也,濕在上則首如裏,謂若以物蒙裏然者,凡人行瘴霧之中,及酒多之後,覺脹壅頭面,即其狀也,濕熱,濕鬱成熱也,欀退也,濕熱不退而下及肢體,大筋受之則血傷故為緛短,小筋受之則柔弱,故為弛長,緛短故拘攣不伸,弛長故痿弱無力,○攘,如羊切,緛,音軟,縮也,弛,音矢,廢弛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4#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9:25 | 只看該作者

因於氣,為腫,四維相代,陽氣乃竭


因於氣者,凡衛營氣藏府之氣,皆氣也,一有不調,均能致疾,四維,四支也,相代,更迭而病也因氣為腫,氣道不行也,四支為諸陽之本,胃氣所在,病甚而至於四維相代,即上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解散之謂,其為氣之竭也可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5#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49:45 | 只看該作者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


此下言起居不節,致傷陽氣也,辟,病也,人以陽氣為生,惟恐散失,若煩勞過度,則形氣施張於外,精神竭絕於中,陽擾陰虧,不勝炎熱,故瘸積至夏,日以益甚,令人五心煩熱,如煎如熬,孤陽外浮,真陰內奪,你氣而厥,故名煎厥, ○脉解篇曰,陽氣不得出,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丈名曰煎厥,詳本類後十一○辟,音壁。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50:04 | 只看該作者

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汨汨乎不可止


目盲耳閉,九竅癈也,潰潰,壞貌,都,城郭之謂,汨汨,逝而不返也,陰以陽虧,精因氣竭,精神日銷,漸至衰敗,真潰潰乎若都邑之壞,汨汨乎其去不可綰也, ○汨音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7#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50:25 | 只看該作者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此下言怒氣傷肝,及汗濕肥甘,風寒之類,皆足以傷陽氣也,人之陽氣,惟貴充和,若大怒傷肝,則氣血皆逆,甚至形氣俱絕,則經脉不通,故血逆妄行,菀積於上焦,也,相迫日薄,氣逆日厥,氣血俱亂,故為薄厥,舉痛論曰,怒則氣逆,甚則嘔血,邪氣藏府病形篇曰,有所大怒,氣上而不下,積於脇下則傷肝皆此謂也,○菀,音鬱。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50:44 | 只看該作者

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


怒傷形氣,必及於筋,肝主筋也,筋傷則縱緩不收,手足無措,其若不能容者。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51:01 | 只看該作者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沮,傷也,壞也,有病偏汗者,或左或右,浸潤不止,氣血有所偏沮,久之則衛氣不固於外,營氣失守於中,故當為半身不隨偏枯之患,○沮,將魚切。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0#
 樓主| 發表於 2013-3-20 16:51:23 | 只看該作者

汗出見濕,乃生痤疿。


汗方出則玄府開,若見濕氣,必留膚腠,甚者為痤,微者為疿,痤,小癤也,疿,暑疹也,○痤,才何切,疿,音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3:49 , Processed in 0.29687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