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卷之三十八●五痹門(附論)】 《素問》云:痹之安生?
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
其名有五,皆由此三氣客於五臟而成。
遇春得者為筋痹,中於肝則筋攣,夜臥驚恐,飲食多而小便數;
遇夏得者為血痹,中於心則血脈不通,心下鼓氣,暴上逆喘,嗌干喜噫;
遇仲夏得者為肌痹,中於脾則四肢怠惰,發咳嘔汁;
遇秋得者為皮痹,中於肺則皮無所知,煩滿時嘔氣奔痛;
遇冬而得者為骨痹,中於腎則骨重不可舉,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
大抵風勝則游走上下,無所留止,隨其虛邪與血氣相搏。
聚於關節,為馳縱筋脈不收也,此名風痹;
寒勝,四肢攣痛,關節浮腫,為痛痹;
濕氣留而不移,汗多,四腳緩弱,皮膚不仁,精神昏塞,為著痹;
風寒濕合而為痹,則皮膚頑濃,或肌肉酸痛,此為邪中周身。
搏於血脈,積年不已,則成癮疹風瘡,搔之不痛,頭發脫落,為本痹;
其中又有胞痹腸痹血痹熱痹數者之異。
名胞痹者,小腸膀胱按之內痛而滿,水道不化,上為清涕;
腸痹者,三氣乘虛,客於大腸,其病數飲,中氣喘急,時作飧泄,小便不通;
血痹者,邪入於陰血之分,其狀體常如被微風所吹,骨弱勞瘦,汗出,臥則不時搖動;
熱痹者,蓋臟腑移熱,復遇風寒濕三氣雜至,而客搏經絡,留而不行,陽遭其陰,故 痹 然而悶也。
肌肉熱極,體上如鼠走之狀,唇舌反壞,皮膚色變。
經曰:痹之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熱,或燥或濕。
凡痛者,寒多也。
不痛不仁者,病久邪深,榮衛行澀,經絡不通,皮膚不營,因而不痛不仁也。
若陰氣多陽氣少,與病相益,故寒也;
若陰氣少陽氣多,病氣勝陽遭陰,故熱也。
至於汗多而濡者,是濕甚也。
痹而不痛者,在骨則重著,在脈則血凝,在筋則屈不伸,在肉則痹不仁,在皮則寒。
此五者皆不痛也。
外有支飲,亦令人痹。
支飲之病,飲之為痰故也。
治之之法,當辨其三氣,留在何經部分,或表或裡,虛實偏勝,推其因,詳其證,果因三氣為病,隨經治之,或不因三氣,從他痹而為病者,當隨他病而治之。
又有水痹與白虎歷節風之證,豈可一概施之?
在乎醫者誠心究治,則庶幾不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