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卷之三十三●消渴門(附論)】 《內經·陰陽別論》曰:二陽結為之消。
《脈要精微論》曰:癉成為消中。
《調逆論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也。
凡治消癉偏枯,痿厥氣滿,皆飲食膏梁之病也。
歧伯曰:久可治,脈弦細小病久不可治。
後分為三消,膈消者,舌上赤裂,大渴引飲。
脈經云:堅數相搏,則為消渴。
脈軟散者,當病消渴。
《病機》云:消渴之疾,三焦受病也。
上消多飲水而少食,大便如常,小便清利,知其燥在上焦也,治以流濕潤燥;
消中者胃飲食多,小便赤黃,熱前消穀,知熱在其中焦也,宜下之;
消腎者,初發而為膏淋,謂淋下如膏油之狀,至病成面色黧黑,形瘦而耳焦,小便濁而有脂液,治法宜養血,以分其清濁而自愈也。
是以劉河間三消之論,始言天地六氣五味,以配養人身六位五臟,而究乎萬病之源,終引《內經》論渴諸證,以辨乎或熱藥之誤,此證反復,要在詳明,非深探陰陽造化之機者,孰能知之?
請陳其略。
經云:有言心肺氣厥而渴者,有言肝脾而渴者,有言脾熱而渴者,有言腎熱而渴者,有言胃與大腸熱結而渴者,有言脾痹而渴者,有言小腸痹熱而渴者,有因病瘧而渴者,有因肥甘石藥而渴者,有因醉飽後入房而渴者,有遠行勞倦大熱而渴者,有因傷胃干而渴者,有因病風而渴者,雖五臟部分所感不同之病,皆因燥熱亡液一也。
三消之疾,本濕寒相搏,陰氣極為燥熱,陽氣太甚,亦皆飲食服餌失宜,腸胃干涸,而氣液不可宣平,或耗亂精神,過違其度。
或因大病,陰氣損而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亦甚,或因久嗜咸物,恣食炙爆,飲酒過度。
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久積金石之毒,熱結於胸中,因而腎水不能制,金石熱燥甚於腎,故渴而引飲。
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
若飲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數而消瘦者,名曰消中;
若渴而飲水下不絕,肌消瘦而小便有脂膏者,名曰腎消。
此三消者,其燥熱同也。
治此疾者,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水升火降,津液充則無危矣,此則三消之渴明矣。
東垣云:夫飲食不節,勞役所傷,以致脾胃虛弱,胃既虛不能滋養氣血所生,病主口中津液不行,故口乾咽燥也。
病患自以為渴,醫者治以五苓散,謂止渴燥而反渴燥,乃重竭津液,以至危亡,經云:虛則補其母,當於心與小腸中,以補脾胃之根蒂也。
甘溫之藥以為君,苦寒之藥為之使佐以其心食苦急食酸以收之,心火旺則肺金受邪,金虛以酸補之,次以甘溫及甘寒之劑,於脾胃中瀉心火亢盛,治其本也。
所勝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實,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則挾火之勢,無所畏懼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
又如胃氣不行,內亡津液而干涸,求湯飲以自救,非渴也,乃口乾也,非熱勝也,乃血病也,當以辛甘益之,淡滲五苓散之類所當禁也。
又謂胃虛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不可用淡滲之藥止之,乃胃中元氣少補之,世見渴甚者,不求所因,例用淡滲之劑,重竭其液故也。
今推其所因,合而分之。夫渴本乎熱也,而熱有內外虛實之分。
若傳經之熱,熱甚耗液而為渴者,氣分而受邪也,當與寒涼淡滲之劑,速清其熱,熱去而陰生,陰生而渴止矣;
若胃虛亡液,陰虧而為渴者,血受病也,當與甘溫辛酸之劑,滋益其陰,陰生而燥除,燥除而渴已矣,豈可一概而治哉!
且消渴之疾,三焦之病,火炎其心則危。
邪熱熏蒸,漸漬日深,氣血凝滯,有患癰疽瘡愈渴,止則生瘡潰,渴甚則危。
叔和云:消渴之脈大者活,虛小病深厄難脫,此之謂也。
古人論三焦者,消渴消中消腎是也,渴有虛實之分,皆立其論以啟後人之學,當以誠心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