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效良方●卷之三十一●痰飲門(附論)】 諸方論痰飲為病,有因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停留,結成痰者; 有胃氣虛弱,不能營運水穀成痰者;
有因酒後飲水,停滯於脾胃成痰者;
有風寒濕入脾,相搏成痰者。
此證之始,所感不同,難以類舉。
且人之脾胃,為倉廩以納穀,因脾弱不能營運,致氣血失於滋養,故不周流。
氣道壅澀,中焦不能腐穀,遂且停滯。
或有喜怒哀樂之過情,飲食起居之不節,濕熱內蘊,風寒外搏,皆為痰飲,變則為寒為熱,為喘為嗽,為嘔吐,為反背,為腫滿,為眩暈,為風癇,為噯氣,為吞酸,為嘈雜,為痞膈,為疼痛,為怔忡,此皆痰之為病。
《內經》有云:從脾胃濕土,大過為積飲。
痞膈與飲發於中者數條,末有痰之名也。
自張仲景分飲名有四:痰飲懸飲,溢飲支飲。
後人續增留飲,謂之五飲。
一曰懸飲者,飲水流於脅下,咳嗽引痛。
二曰溢飲者,飲水流於四肢,當汗不汗,身體疼重;
三曰支飲者,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
四曰痰飲者,其人素虛,腸間瀝瀝有聲;
五曰留飲者,背惡寒,或短氣而渴,四支歷節疼痛,脅下滿,引缺盆,咳嗽轉甚。
龐安常云:人身無倒上之痰,天下無逆流之水。
誠哉斯言。且如頭風眉棱角疼,累以風藥不效,投以痰藥收功。如患眼赤羞明而痛,與之涼藥勿瘳,用之痰劑獲愈。
凡此證以脈理推之,至朱丹溪各分其因,以施吐利燥潤,溫散升降,消導動達,開軟提補之方法而治之,最得其當。
劉張又論痰飲,其文亂一也。
東垣云:脾土上應於天,亦屬濕化。
經以水穀津液不行,即停聚而為痰飲也。
是以五痰之分,言其濕熱相乘,如濕在心經為之熱痰,結而如膠,其色紅;
濕在肝經為之風痰,其色青如沫;
濕在脾經為之濕痰,濕久而熱,其色黃;
濕在肺經為之氣痰,其色白,咯出如米粒;
濕在腎經為之寒痰,其色黑如唾。
由此言之,歲氣淫邪,乘於脾胃,津液不布,積為痰飲也,亦必從其所乘之氣兼化而為五痰也。
且如人之氣道貴乎順,順則津液流通,決無痰飲之患。
診其脈偏弦為飲,浮而滑亦為痰。
治法或下或汗,或溫或利,莫若順氣為先,分導次之,氣順流通,痰飲自下,臨病診視,在乎詳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