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三焦腑】 人體六腑之中的「三焦腑」生理特殊,其胃、膽、大腸、小腸、膀胱等五腑,都是有形有質的腑器,唯獨手少陽三焦腑,在上肢上有經脈路線,但在胸腹之內卻沒有「腑器」的形質。 亦類似無形的「十二經脈」結構一樣,在人體之內有它的實際功能但沒有實體,根據三焦腑的獨特生理而綜合歸納其認識如下:
1、《靈樞·本臟篇》云:「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放手少陽三焦經,雖然在上焦與手心主相協調表裏陰陽的運動,但與下焦的腎臟和膀脫還有聯絡功用。
故經云:「少陽屬腎,(是指手少陽三焦經而言)腎上連肺」這充分說明手少陽三焦經實隸屬於下焦的腎臟,並又牽連著上焦的肺臟,因「肺臟主皮毛」故以上經云:「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這以上證明,手少陽「三焦經」與「上焦」和「下焦」都有聯繫,但雖然未言及中焦而中焦亦包括在內,所以稱之為「三焦經」。
2、按三焦腑病的症狀《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曰:「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大絡」,放手少陽三焦經的合穴「委陽」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聯繫。
3、手少陽三焦經與足厥陰肝經的「上巔頂之脈」和督脈的「百會穴」都有聯繫。
如《靈樞·經別篇》云:「手少陽之正,指天,別於巔,入缺盆,下走三焦。」根據以上對三焦經特別的喻名為「指天」尊稱,就足以說明手少陽三焦經在人體施行動用而與其它的五腑大有不同。
4、《素向·靈蘭秘典論篇》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因腎屬北方為「水臟」,與膀既經相表裏以施行化氣行水利水道,如果沒有心火下濟於腎,腎臟即缺乏化氣行水的蒸騰能量。
其三焦經與手心主相表裏,主相火,並且其「手少限屆腎」,所以手少陽三焦經能使心君之火,向下轉移入腎,以協助北方腎臟化氣,行水、利水道,因此手少陽三焦經,實是協助腎臟、膀脫之強有力的「化氣行水之腑。」
5、由於手少陽三焦經,在人的體內生理功能特別,故而給它以特別的「孤府」之稱號。
關於這「孤府」的稱號認為有兩義:
一是其他的五臟、五腑皆有臟、腑配偶,唯獨「三焦腑」無正當的配偶之腑,而重配偶干「手心主心包絡。
二是三焦腑所施行功用與眾不同而稱它為「孤府」,因古代的帝王,才稱孤道寡,故認為古聖人對「三焦腑」書以「孤府」的稱號,是形容「手少陽三焦經」有統率人體周身上、中、下三焦之運輸水道的特別功能,因人的生存,全依賴陰、陽、水、火轉輸以維持生命。
按三焦經的病證表現。
《靈樞·經脈篇》云:「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詹詹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
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如用針法治療三焦經的疾病,當根據脈、症的虛實給予合理的調治。
若用藥物治療三焦經的疾病,如果調平了「脈口、人迎」的寸、關、尺脈象,即是調治了「三焦經」疾病,因為手少陽三焦經、與上、中、下各陰陽系統都有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