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

 關閉 [複製鏈接]
12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03:48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呂××,女,「歲,通信。


初診日期:1975年8月31日。


患者於1960年至1968年共妊娠6胎,其中流產5胎,足月分娩一胎。


1969年秋冬開始,月經失調,後突然閉經,性欲減退,並有惡寒,全身無力,嗜睡,記憶力差,感情淡漠,對周圍事物反應遲鈍,怕冷、汗多,腰背疼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面部及雙手明顯腫脹,按之隨按隨起,體重由120市斤增至140市斤,毛髮脫落,眉毛稀疏,並有心悸及心前區隱痛,胸悶,脈率緩慢,血壓偏高,納呆,食後腹脹、便溏,小便量少,基礎代謝低於正常,』診為「甲狀腺機能減退症」。


用甲狀腺素片每日90毫克,維持達三年之久。


舌質多淡胖,苔白潤而厚,脈沉遲細。


辨證:起於多次流產,衝任耗損,營血虧乏,脾腎陽氣衰微。


治法:固衝任,調氣血,扶脾溫腎。


方藥:(1)方:黃耆30克,黨參18克,白朮24克,當歸12克,炙甘草、柴胡、升麻各6克,巴戟天、杞子各9克,陳皮3克,(2)方:黃耆18克,茯苓30克,白朮、首烏各24克,澤瀉、桂枝、山藥,淫羊藿各9克,菟絲子12克,二方交替服,(1)方服3天,(2)方服1天,治療20餘天後,精神好轉,胃納增加,大便成形,顏面四肢腫脹、腰痛、伯冷等症狀均減輕。


仍以上方為基礎加減出入,服藥近一年(有時自服甲狀素片,每日不超過30毫克,),恢復全日工作,仍服藥鞏固。


(鄧鐵濤主治,趙立誠等整理;


久病腎陽虛腫脹(甲狀腺機能減退症),《浙江中醫雜誌舶:363,198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04:05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胡左,6月10日。


年甫弱冠,胸脘迫窄,痰涎常滯,咳嗆易作,舌苔黏膩不化,遺泄頻仍,初有夢而後無夢,形體羸瘦,精神頹敗,心腎欠虧,君相之火不藏,肺有痰濕,未宜偏補,丸方緩調。


大熟地150克,煅牡蠣150克,黑料豆120克,女貞子30克,粉丹皮45克,川黃柏45克,建澤瀉60克(鹽水炒)車前子90克(鹽水炒)雲茯苓60克,焦白朮60克,菟絲子120克,抱木茯神60克,湘蓮子(連心)150克,上藥共為細末,以肥玉竹60克,煎湯泛丸。


如梧桐子大,每晚淡鹽湯送下9克。


(張贊臣介紹;


「謝利恒先生醫學經驗簡介」,《上海中醫藥雜誌》10:16,1964)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04:41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虛損係指臟腑虧損,元氣虛弱而致多種慢性病的總稱。


凡稟賦不足,後天失調,病久失養,積勞內傷,漸至元氣虧耗而表現為各種虛損證候。


辨證時應分辨陰,陽,氣、血,何者為虛,並本著「虛則補之」、「損者益之」等原則進行調治。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05:11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證屬先天稟賦不足累及後天,以致脾胃不足;


使用資生丸治療。


原方為繆仲醇取《和劑局方》參苓白朮散加味而成。


重在補而輔以調,配伍相宜而補通得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05:28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證屬陰血虛虧,營熱血燥,投以潤液育陰、涼營沃燥之劑,方藥無奇而效驗頗著。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05:59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源於大失血後,雖見胃痛,並非氣滯寒凝,係因胃陰不足所致。


而醫者多易忽略,往往每見胃病,便予溫燥行氣止痛之品,反使胃痛愈甚,詳讀此例,實可引以為戒。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06:23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與例二西醫診斷雖同而中醫辨證有異。


治以扶脾溫腎,固衝任、調氣血。


所用(1)、(2)二方各有側重。


(1)方偏於健脾顧腎,(9)方偏於溫腎顧脾。


(1)、(2)方交替使用補而不燥,宜於久服,立方穩妥,如操之過急,反致債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11:34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久病虛損,治以丸劑緩圖。


方中諸品,有補益之功而無溫燥之弊,遣方用藥,較有分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11:45 | 只看該作者

(十)衄血

 

例一


宋×,47歲,男。


一年來頭痛,眩暈,口內乾熱,齒鼻時衄,面色紅赤,血壓逐漸增高(由80/60至130/100毫米汞柱)。


舌質紫黯,舌苔黃褐厚膩,脈沉弦而數。


血查紅細胞613萬/立方毫米,血紅蛋白20.5克,骨髓像增生明顯活躍。


診為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辨證:肝熱上衝,瘀血內滯。


治法:清肝涼血,化瘀消滯。


方藥:龍膽草15克,黃芩15克,澤瀉15克,川芎15克,藕節30克,白茅根30克,雞血藤30克,山梔9克,桃仁9克,紅花9克,三棱18克,莪朮18克,銀柴胡12克,銀花20克,丹皮5克,蘆薈2克,青黛3克(沖)連服23劑。


頭痛眩暈顯減,出血已止,血壓降至99/60毫米汞柱,紅細胞降至490萬,血紅蛋白降到17.9克。


但出現便溏乏力,脈轉沉細,前方減膽草、去蘆薈,繼服3個月,症狀消失,血像及血壓保持正常範圍。


(郭士魁主治,翁維良等整理;


清肝化滯法治癒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浙江中醫雜誌》,01:38,1980)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12:39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盧××,女,52歲。


患者素有關節疼痛史,近一年來皮膚搔癢,搔抓後皮膚出現血斑,以後發現出血點,於四肢與胸腹為多。


近三天來齒齦出血約2000毫升,晚間溢血更多。


發熱頭痛,關節痛,尿血。


用止血藥及維生素等,均未控制出血。


檢查:神識昏惑,齒齦溢血,四肢及胸部有散在出血點。


化驗:血色素9.5克,紅細胞396萬/立方毫米,白細胞13500/立方毫米,血小板25740,出血時間15分未止,凝血時間2分。


脈浮弦而數,舌質紅,苔薄黃。


辨證:毒熱鬱營,熱迫血溢。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方藥:銀花、大青葉,鮮茅根、藕節各24克,連翹、大薊、小薊各15克,丹皮12克,鮮菖蒲,鮮佩蘭各9克,黃連6克,銀柴胡4.5克,犀角粉1.5克(沖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1#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12:57 | 只看該作者

二診


前方連服2劑,汗出身熱漸退,齒齦出血減輕,神識清楚,脈弦數。


是外熱巳清,營分之鬱熱尚未宣散,宜清營涼血止血。


方藥,鮮茅根20克,銀花、生地、藕節各24克,丹皮、仙鶴草、龜板、茜草根,大薊、小薊各15克,梔子、槐花、阿膠各9克,黃連6克,犀角粉1.5克(沖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2#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13:10 | 只看該作者

三診


前方連服5劑,身熱巳退,齒齦已不出血,周身出血點已吸收,無新出血點,精神和食欲巳恢復。


仍倦怠無』力,有時心悸氣短。


脈細軟,舌淡紅。


是營分之熱已清,而中氣仍虛弱,改用健脾養陰止血法。


方藥,鮮茅根「克,生地、龜板各15克,生山藥、烏賊骨、大薊、小薊各12克,丹皮、白朮、仙鶴草、茜草根各9克,阿膠6克,人參3克(沖服)上方連服4劑,諸症痊癒。


血液檢查亦恢復正常。


(《邢錫波醫案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3#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13:23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張××,男,47歲,住院號,52046。


初診日期:1973年11月。


患者上下肢及胸部出血點巳六年,經血液化驗及骨髓像:顯示再生不良,全血細胞減少,某醫院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兼有冠心病,繼發性房顫……等多種慢性病。


迭經中西醫各種治療,效果不佳,六年來輸血53000餘毫升。


現症:頭暈目眩,面色晦暗,唇甲蒼白而黯,心悸怔忡,失眠少寐,性欲消失,四肢浮腫,汗出畏寒,氣短懶言,腰痠腿軟,兩脅疼痛,胸悶納呆,腹痛腹瀉,脈緩細而滑,苔厚白而膩。


辨證:五臟俱病,關鍵在寒濕困脾。


治法:苦溫燥濕,醒脾開胃。


方藥:佩蘭葉9克,蘇藿梗各5克,蒼朮10克,厚朴花5克,砂仁殼5克,白豆蔻5克,陳皮炭10克,代代花5克,茯苓皮10克,綠萼梅6克,焦薏仁12克,白通草5克,建神麯10克,守上方每週6劑,曾隨症加吳萸、乾薑、附片等。


服藥約二個月,諸症均減,停止輸血。


血液化驗已近正常,繼服上方出入,至」74年4月1日出院。


血像穩定。


惟感頭暈目眩,倦怠無力,脈細弱,苔白膩,舌質淡。


寒濕已近清澈,正虛之像頗著,擬益氣健脾,祛濕開胃,攜下方服用。


方藥:黨參15克,生黃耆15克,白朮10克,雲茯苓9克,陳皮炭9克,炒枳殼9克,厚朴花6克,佩蘭葉9克,砂仁殼5克,焦三仙18克,當歸10克,每月10—20劑,1974年9月及1975年9月,兩次骨髓像顯示接近正常。


1980年呂月隨訪,患者血象穩定,已上全日班三年餘。


(段榮書整理,董德懋醫療經驗瑣談,《中醫雜誌》2:9,1981)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4#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13:37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王××,女,41歲。


因口腔出血伴皮膚起紅點4天而就醫。


查血小板12000/立方毫米,西醫診斷為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即轉來我處治療。


衄血如注,滿嘴鮮血,周身紅點及紫癜密佈,氣怯面黃,唇甲蒼白,頭昏而暈,心悸不寧,口乾而不欲飲,齒痛而無紅腫,脈沉細無力,舌質淡,苔薄白。


辨證:氣陰兩虛,虛火上炎。


治法:補氣攝血,滋陰養血,益腎潛陽,引火歸原。


方藥:綿黃耆15克,太子參9克,西當歸9克,杭白芍9克,清阿膠6克(烊化衝入)活磁石15克,墨旱蓮15克,枸杞子9克,骨碎補15克,川石斛15克,血餘炭9克(包)小紅棗5個(切開)炮薑炭1.5克,制附片3克,肉桂粉0.9克(吞服)本方從喻嘉言,黃坤載血證方脫化而來。


若殘火不斂,徒補氣攝血,滋陰養血,益腎潛陽則難以奏效,方用薑、附、桂是斂殘火,亦反佐變通之法。


服藥後血即漸止,半月後衄血全止,身上紅點以紫癜隱沒,精神好轉,血小板升至6萬/立方毫米,乃出院休養。


半月後來院複查,血小板已升至10萬/立方毫米,而停止服藥。


(鄒雲翔經驗,黃新吾整理:反佐療法在臨床上的應用,《新醫藥雜誌》6:11,1978)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5#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38:33 | 只看該作者

例五


趙×,男。


經云:「脾者倉廩之本,榮之居也。


」脾為統血之臟,今肝木賊之,濕傷太久,而致脾所統之血,錯亂妄行,濕氣留滯,清濁相混,三焦氣化不相調,四旁不應,上下充斥,是以內臟之外閱諸宮竅,皆見出血,大便黑,小溲赤,鼻衄,牙齦溢血尤盛,此「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之脾肺相關者也。


肉漸脫,膚色天白,四末及爪甲更少榮色,舌絳,邊緣猩紅,苔白膩,唇白不焦而無華,納少,口乾不欲飲,日晡微熱而潮汗,脈弦滑數,兩關大。


據述發病迄今已半年有餘。


西醫檢查謂「敗血症』屢治不效,近來日益增劇。


症頗險惡,姑擬清滋潛陽,扶健脾土,滲濕化燥,宣疏行氣、助胃止血之標本兼顧法。


鱉血青蒿12克,血餘炭9克,血琥珀(先煎)6克,生牡蠣(先煎)15克,赤小豆(布包煎)30克,焦穀稻芽各12克,旋覆花(布包煎)9克,珍珠母(研先煎)30克,蒲黃炭9克,鮮藕30克,鮮茅根30克,鮮石斛(先煎)30克,焦梔子9克,生赭石9克,川柏9克,銀花炭12克,生滑石塊15克,川牛膝9克,川鬱金9克,靈磁石(生研先煎)9克,烏犀角尖0.9克(另煎兌入)犀黃丸6克(沖服)黃土湯煎藥,早晚各一次溫服共診16次,服藥40餘劑,所患痊癒。


黃土湯煎藥法:以淨黃土(取新鮮者)120克,及清水1000毫升左右,放入鍋中,沸煎一小時,然後放入白礬少許使之沉澱,俟冷用紗布濾出澄清,再取黃土湯入砂鍋內代水煎藥。


(孔嗣伯介紹:孔伯華先生學術經驗簡介,《中醫雜誌》7:5,1962)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6#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38:45 | 只看該作者

評按


衄血是指鼻、齒齦,耳、舌以及皮膚不因外傷而出血的病證。


由於出血的部位不同,因而又有鼻衄、齒衄、舌衄、肌衄之稱。


衄血一般多為少量緩慢滲血,但也有大量急性出血,造成失血、亡血,甚而引起脫證。


衄血雖可分辨,但臨床或可與他處衄血並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7#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38:55 | 只看該作者

例一


以齒衄、鼻衄為主證。


鼻為肺竅,齒齦屬胃絡,肺胃熱盛,迫血妄行,或肝腎陰虛,虛火上炎,損傷脈絡,都可以引起衄血。


本案證屬肝熱上衝,瘀血內滯。


治以清肝涼血,化瘀消滯。


郭氏認為:本病在進展期多屬肝熱血滯的實熱證,擬以寒涼直折,務需大便通暢,實熱外泄方可取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8#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39:05 | 只看該作者

例二


證屬毒熱鬱營,熱迫血溢。


首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使外邪清解,血熱內撤,猶如釜底抽薪,繼以滋陰清營,待血熱已清,營陰漸復,後加健脾益氣之劑,使之中氣充足,氣足能以攝血,療效方可鞏固。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39:15 | 只看該作者

例三


證情繁雜,五臟俱病,但以寒濕困脾最為突出。


董氏治以苦溫燥濕,醒脾開胃之法,處方有治後天以固本元,調脾胃以安五臟之意,與一般治法迥然有別,藥雖無奇而有奇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0#
 樓主| 發表於 2013-2-22 22:39:24 | 只看該作者

例四


衄血如注,滿口鮮血、周身紅點紫癜。


證屬氣陰兩傷,虛火上炎。


治以反佐變通之法,於大隊滋陰養血,補氣攝血藥中,反佐薑、桂、附收斂殘火,引火歸原,頗有獨到之處。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2 21:03 , Processed in 0.42187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