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唐】
①[tánɡㄊㄤˊ]
[『廣韻』徒郞切,平唐,定。]
“啺”的今字。
1.本義爲大言,引申爲大,廣大;
浩蕩。
『莊子·天下』:“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
陸德明釋文:“荒唐,謂廣大無域畔者也。”
『文選·枚乘〈七發〉』:“淹沈之樂,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李善注:“唐,猶蕩也。”
『漢書·揚雄傳上』:“平原唐其壇曼兮,列新雉於林薄。”
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十三』:“唐者,廣大之貌。
唐其者,形容之詞。”
漢蔡邕『述行賦』:“雲鬱術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漸唐。”
2.空;
虛。
『莊子·田子方』:“彼已盡矣,而女求之以爲有,是求馬於唐肆也。”
淸黃遵憲『病中紀夢述寄梁任父』詩:“謂彼牛醫兒,徒一唐名士。”
錢仲聯箋注:“慧琳『一切經音義』:‘字書:唐,虛。’”
3.引申爲徒然,白白地。
『百喩經·爲婦貿鼻喩』:“唐使其婦受大痛苦。”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拘屍那揭羅國』:“汝何守愚,唐勞羽翮?”
4.亡失;
丟失。
參見“唐子”。
5.庭堂前或宗廟內的大路。
『詩·陳風·防有雀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傳:“中,中庭也;
唐,堂塗也。”
『漢書·揚雄傳上』:“甘露零其庭,醴泉流其唐。”
顏師古注引應劭曰:“『爾雅』:‘廟中路謂之唐。’”
『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踠跡回唐,畜怒未洩。”
李周翰注:“唐,道也。”
宋蘇轍『辛丑除日寄子瞻』詩:“相攜歷唐許,花柳漸牙拆。”
6.通“場”。
見“唐圃”、“唐園”。
7.通“塘”。
堤。
『淮南子·人間訓』:“且唐有萬穴,塞其一,魚何遽無由出?”
高誘注:“唐,隄也。
言隄之有萬穴也。”
8.通“塘”。
池。
『楚辭·劉向〈九歎·遠遊〉』:“枉玉衡於炎火兮,委兩館於咸唐。”
王逸注:“咸唐,咸池也。”
9.草名。
即菟絲子。
亦稱“蒙”。
『詩·鄘風·桑中』:“爰采唐矣,沬之鄕矣。”
朱熹集注:“唐,蒙菜也,一名兔絲。
沬,衛邑也,『書』所謂妹邦者也。”
10.通“螗”。
『大戴禮記·夏小正』:“唐蜩鳴。”
王聘珍解詁:“唐讀曰螗。”
參見“螗蜩”。
11.通“煻”。
烘焙。
見“唐花”、“唐窖”。
12.朝代名。
傳說堯所建。
即陶唐。
13.朝代名。
李淵及其子李世民所建(公元618-907年)。
14.朝代名。
李存勗所建。
五代之一。
史稱後唐(公元923-936年)。
15.朝代名。
李昪所建。
五代時十國之一。
史稱南唐(公元937-975年)。
16.西周諸侯國名。
周成王封弟叔虞於唐。
今山西翼城縣西有古唐城。
17.唐盛時,聲譽播及邊疆及海外,故后世少數民族地區沿稱中原爲唐,國外則徑稱中國爲唐。
宋程大昌『考古編·詩論十四』:“唐人用事於西,故羌人至今尙以中國爲唐。”
參見“唐人”。
18.姓。
傳爲唐堯氏之後。
見『通志·氏族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