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語大詞典●地】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2-5 20:5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漢語大詞典●地


①[dìㄉㄧˋ]

 

[『廣韻』徒四切,去至,定。]

 

亦作“坔”。

 

“埅”的今字。

 

“埊”的今字。

 

“墬”的今字。

 

“嶳”的今字。

 

1.大地。

 

與“天”相對。

 

『易·繫辭下』:“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

 

『說文·土部』:“地,元氣初分,輕淸易爲天,重濁侌爲地;

 

萬物所敶列也。”

 

唐柳宗元『天說』:“彼上而玄者,世謂之天;

 

下而黃者,世謂之地。”

 

2.指地球。

 

毛澤東『送瘟神』詩之一:“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3.地面;

 

陸地。

 

『詩·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

 

『左傳·僖公四年』:“公(獻公)至,毒而獻之。

 

公祭之地,地墳;

 

與犬,犬斃。”

 

唐杜甫『秋興』詩之七:“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

 

『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只見這人站在當地,只管亂喊。”

 

4.領土,屬地;

 

地區。

 

『周禮·地官·大司徒』:“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

 

『淮南子·兵略訓』:“夫爲地戰者,不能成其王;

 

爲身戰者,不能立其功。”

 

唐韓愈『梁國惠康公主挽歌』之二:“秦地吹簫女,湘波鼓瑟妃。”

 

馬君武『軍行』詩:“祖國尺寸地,不許今人失。”

 

如:各地;

 

內地;

 

外地。

 

5.土地;

 

田地。

 

『周禮·地官·載師』:“以廛里任國中之地,以場圃任園地。”

 

『史記·平準書論』:“魏用李克,盡地力,爲彊君。”

 

丁玲『松子』:“他們全靠著廟周圍六七畝地生活。”

 

6.特指旱地。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合作化模范鄧家鄕』:“浙江省壽昌縣鄧家鄕……田一千三百二十畝,占(總面積)百分之七;

 

地五百五十四點六三畝,占(總面積)百分之三。”

 

7.地方;

 

場所。

 

『管子·八觀』:“明君者,閉其門,塞其塗,弇其跡,使民毋由接於淫非之地。”

 

漢王充『論衡·言毒』:“太陽之地,人民促急。”

 

唐李白『關山月』詩:“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紅樓夢』第一回:“這東南有個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如:根據地;

 

發祥地。

 

.地位。

 

『孟子·離婁下』:“禹、稷、顔子,易地則皆然。”

 

趙岐注:“不在其位,故勞佚異。”

 

『周書·竇毅傳』:“以毅地兼勳戚,素有威重,乃命爲使。”

 

宋王安石『上宋相公書』:“伏惟閣下以直道相先帝,雖已不在政事之地,然純德至行,九州四海所共矜式。”

 

9.地步;

 

余地。

 

『韓非子·說難』:“有欲矜以智能,則爲之舉異事之同類者,多爲之地,使之資說於我,而佯不知也,以資其智。”

 

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通和者,所以成上下之苟安,而爲妄庸兩售之地。”

 

明沈德符『野獲編·列朝二·配天配上帝』:“世宗既分祀天地於南北郊矣,其後以太祖、太宗幷配天爲非禮,遂省去太宗之祀,蓋陰爲獻皇地也。”

 

淸王韜『平賊議』:“振作士氣,即所以勵品學,練才識,爲他日治地也。”

 

10.指所達到的境界。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二:“乃力學三十年,今乃能造此地。”

 

11.心意活動的領域。

 

『宋史·儒林傳八·何基』:“榦告以必須有眞實心地、刻苦工夫而後可,基悚惕受命。”

 

如:見地;

 

識地。

 

12.路程;

 

面積。

 

唐李白『妾薄命』詩:“長門一步地,不肯暫迴車。”

 

南唐李煜『破陣子』詞:“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芳草茸茸去路遙,八百里地秦川春色早。”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從梅村到下甸足足有十里地。”

 

13.居住。

 

『書·盤庚下』:“朕及篤敬恭承民命,用永地於新邑。”

 

楊樹達『積微居讀書記·尙書說·盤庚下』:“地,居也。”

 

14.猶分別,區別。

 

『韓非子·難三』:“齊國方三千里,而桓公以其半自養,是侈於桀紂也,然而能爲五霸冠者,知侈儉之地也。”

 

陳奇猷集釋:“『韓非子』用地字義近於分別。

 

『八經篇』:‘故明主審公私之分,審利害之地。’

 

與此句法同,而以地字與分字相對爲文,則地近於分別之義確矣。”

 

15.花紋圖案或文字的襯托面;

 

底子。

 

『三國志·魏志·東夷傳』:“今以絳地交龍錦五匹、絳地縐罽十張……答汝所獻貢直。”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雖復契會相參,節文互雜,譬五色之錦,各以本采爲地矣。”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卷二:“楚國鄭大夫有先左丞遺衣一篋,袴有繡者,白地白繡,鵝黃地鵝黃繡,裹肚則紫地皁繡。”

 

魯迅『野草·過客』:“女孩--約十歲,紫發,烏眼睛,白地黑方格長衫。”

 

16.我國省、自治區以下,縣以上設置的行政區域“地區”的簡稱。

 

如:省、地、縣;

 

地委。

 

17.通“第”。

 

門第。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已覓得婚處,門地粗可。”

 

『新唐書·李揆傳』:“初,苗晉卿數薦元載,揆輕載地寒。”

 

18.通“第”。

 

副詞。

 

但,只。

 

『漢書·丙吉傳』:“西曹地忍之,此不過汙丞相車茵耳。”

 

顏師古注:“李奇曰:‘地猶第也。’

 

地亦但也,語聲之急也。”

 

地②[de˙ㄉㄜ]

 

“嶳”的今字。

 

1.助詞。

 

附著在“立”、“坐”、“臥”等不及物動詞后面。

 

有時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時態助詞“著”。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也不知他仔細,只見他在那裏住地,依舊掛牌做生活。”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山門下立地。”

 

王季思注:“地,助詞。

 

立地,猶云立著也。”

 

2.助詞。

 

結構助詞。

 

狀語的標志。

 

唐李白『越女詞』之四:“相看月未墮,白地斷肝腸。”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臉兒稔色百媚生,出得門來慢慢地行。”

 

峻靑『黎明的河邊』二:“大雨象一片巨大的瀑布,從西北的海濱橫掃著昌濰平原,遮天蓋地地卷了過來。”

 

3.助詞。

 

語氣助詞。

 

用在形容詞后,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

 

宋張先『八寶裝』詞:“此時無限傷春意。

 

憑誰訴,厭厭地。”

 

『禮記·中庸』“言其上下察也”宋朱熹集注:“故程子曰:‘此一節,子思喫緊爲人處,活潑潑地。’

 

讀者其致思焉。”

 

茅盾『春蠶』一:“老通寶背脊上熱烘烘地,象背著一盆火。”

 

參閱呂叔湘『論底、地之辨及底字的由來』。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2 08:34 , Processed in 0.23437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