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語大詞典●脩】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25 00:02: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漢語大詞典●脩


①[xiūㄒㄧㄡ]

 

[『廣韻』息流切,平尤,心。]

 

1.干肉。

 

『周禮·天官·膳夫』:“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

 

鄭玄注引鄭司農云:“脩,脯也。”

 

賈公彦疏:“加薑桂鍛治者謂之脩,不加薑桂以鹽乾之者謂之脯,則脩、脯異矣。

 

先鄭云:脩,脯者,散文言之,脩,脯通也。”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

 

三國魏應壉『與從弟君苗君胄書』:“接武茅茨,涼過大夏;

 

扶寸肴脩,味踰方丈。”

 

2.致送教師的薪金。

 

參見“脩金”。

 

3.干枯。

 

『詩·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脩矣。”

 

毛傳:“脩,且乾也。”

 

『呂氏春秋·辯土』:“寒則雕,熱則脩。”

 

兪樾『諸子平議·呂氏春秋三』:“『釋名·釋飲食』曰:‘脩,脩縮也,乾燥而縮也。’

 

熱則脩者,言熱則乾縮也,正與‘寒則雕’同義。”

 

4.同“修”。

 

修飾。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雖讀『禮傳』,微愛屬文,頗爲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輕言,不脩邊幅。”

 

元劉祁『歸潛志』卷六:“爲人簡樸,不脩威儀,惡衣糲食如貧士。”

 

5.同“修”。

 

修理;

 

整修。

 

『易·井』:“井甃無咎,脩井也。”

 

『詩·秦風·無衣』:“王於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

 

『孟子·離婁下』:“脩我牆屋,我將反。”

 

6.同“修”。

 

治理。

 

『左傳·成公三年』:“若不獲命,而使嗣宗職,次及於事,而帥偏師以脩封疆。

 

雖遇執事,其弗敢違。”

 

宋曾鞏『本朝政要策·屯田』:“得田可治者二十二萬頃,欲脩耕屯之業,度其功用矣。”

 

7.同“修”。

 

特指整治(飲食)。

 

唐張讀『宣室志』卷七:“會尙食廚吏脩御膳,以鼎烹鷄卵。”

 

8.同“修”。

 

打掃。

 

『周禮·天官·大宰』:“祀五帝,則掌百官之誓戒與其具脩。”

 

鄭玄注:“脩,掃除糞灑。”

 

『禮記·中庸』:“春秋脩其祖廟,陳其宗器,設其裳衣,薦其時食。”

 

鄭玄注:“脩,謂掃糞也。”

 

9.同“修”。

 

興建;

 

興修。

 

漢班固『〈兩都賦〉序』:“京師脩宮室,浚城隍,而起苑囿,以備制度。”

 

宋曾鞏『本朝政要策·水利』:“自史起漑鄴田,鄭國鑿涇水,李冰以區區之蜀,脩二江之利。”

 

10.同“修”。

 

制定;

 

設置。

 

『淮南子·本經訓』:“立仁義,脩禮樂。”

 

高誘注:“脩,設也。”

 

『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其令郡國各脩文學,縣滿五百戶置校官。”

 

宋王禹偁『擬罷蘇州貢橘詔』:“起今後,本州所貢洞庭柑橘,候見勑旨,即得供進,不得脩爲常貢。”

 

11.同“修”。

 

舉行;

 

行。

 

『史記·孝武本紀』:“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脩封禪。”

 

『漢書·晁錯傳』:“爲置醫巫,以救疾病,以脩祭祀。”

 

『後漢書·張酺傳』:“帝先備弟子之儀,使酺講『尙書』一篇,然後脩君臣之禮。”

 

12.同“修”。

 

指行動。

 

參見“脩睦”。

 

13.同“修”。

 

從事;

 

操持。

 

漢班固『東都賦』:“女脩織絍,男務耕耘。”

 

晉干寶『晉紀總論』:“而其后妃躬行四教,尊敬師傅,服澣濯之衣,脩煩辱之事,化天下以婦道。”

 

14.同“修”。

 

儆戒。

 

『國語·魯語下』:“吾冀而朝夕脩我曰:‘必無廢先人。’”

 

韋昭注:“脩,儆也。”

 

15.同“修”。

 

謂戒備,防備。

 

『韓非子·有度』:“爲人臣者,譬之若手,上以脩頭,下以脩足,淸暖寒熱,不得不救,鏌鋣傅體,不敢弗搏。”

 

陳奇猷集釋:“脩、修同……手之爲用,上備頭之患,下備足之禍。”

 

16.同“修”。

 

恢復。

 

『左傳·成公十三年』:“吾與女同好棄惡,復脩舊德,以追念前勳。”

 

『論語·堯曰』:“謹權量,審法度,脩廢官,四方之政行焉。”

 

宋葉適『建康府教授惠君墓志銘』:“鉛山脩廢決滯,民畏愛過於令。”

 

17.同“修”。

 

整飭。

 

整頓。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內脩政教,外應諸侯。”

 

18.同“修”。

 

整飭。

 

謂處理合宜,有條不紊。

 

唐韓愈『董公行狀』:“職事脩,人俗化,嘉禾生,白鵲集。”

 

19.同“修”。

 

整飭。

 

齊備。

 

漢劉向『列女傳·魯之母師』:“<魯大夫>使人間視其居處,禮節甚脩,家事甚理。”

 

淸唐甄『潛書·任相』:“國有賢相,法度不患不脩,賞罰不患不中。”

 

20.同“修”。

 

整飭。

 

端正恭謹。

 

宋曾鞏『都官員外郞胥君墓志銘』:“居官,雖小法,未嘗不愼,而不爲察察於人,有所能容。

 

其大意如此。

 

故所至士大夫愛其脩,而百姓歸其恕。”

 

21.同“修”。

 

備辦。

 

『國語·周語中』:“脩其簠簋,奉其犧象,出其尊彛,陳其鼎俎。”

 

韋昭注:“脩,備也。”

 

漢司馬相如『長門賦』:“脩薄具而自設兮,君曾不肯兮幸臨。”

 

『金甁梅詞話』第五一回:“學生不敢具酌,只脩一飯在此,以犒手下從者。”

 

22.同“修”。

 

修養。

 

『詩·大雅·文王』:“無念爾祖,聿脩厥德。”

 

『孟子·梁惠王上』:“壯者以暇日脩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

 

『史記·魏公子列傳』:“臣脩身絜行數十年,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

 

宋曾鞏『贈大理寺丞致仕杜君墓志銘』:“爲人孝友溫良,以淸靜爲學,而以淡泊自足。

 

行脩於家,而譽聞於鄕。”

 

23.同“修”。

 

特指修行。

 

唐賈島『靑門里作』詩:“欲問南宗理,將歸北嶽脩。”

 

24.同“修”。

 

遵循。

 

『商君書·更法』:“湯武之王也,不脩古而興;

 

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

 

『史記·商君列傳』作“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

 

『孔子家語·執轡』:“治國而無德法,則民無脩。

 

民無脩,則迷惑失道。”

 

宋葉適『華文閣待制知廬州錢公墓志銘』:“初,孝宗雖脩紹興故事,復與虜通使,而以其間討軍政,講邊備,陰擇奇材,爲有事之用。”

 

25.同“修”。

 

學習;

 

硏習。

 

『禮記·學記』:“故君子之於學也,藏焉,脩焉,息焉,遊焉。”

 

鄭玄注:“脩,習也。”

 

南朝宋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脩詩賁道,稱圖照言。”

 

『周書·孝義傳·張元』:“元性謙謹,有孝行。

 

微涉經史,然精脩釋典。”

 

26.同“修”。

 

指練習。

 

『禮記·月令』:“<仲夏之月>命樂師脩鞀鞞鼓,均琴瑟管簫。”

 

鄭玄注:“脩,均……治其器物習其事之言。”

 

27.同“修”。

 

編纂,撰寫。

 

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春秋』,左氏丘明所脩。”

 

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仲尼從而脩之,以成一經之通體。”

 

唐韓愈『進順宗皇帝實錄表狀』:“<臣等>共加採訪,幷尋檢詔勑,脩成『順宗皇帝實錄』五卷。”

 

『新五代史·後蜀世家·孟昶』:“蜀人夜表其(李昊)門曰:‘世脩降表李家’,當時傳以爲笑。”

 

28.同“修”。

 

長。

 

指空間距離大。

 

『詩·大雅·韓奕』:“四牡奕奕,孔脩且張。”

 

毛傳:“脩,長。”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雙枚既脩,重桴乃飾。”

 

李善注:“雙枚,屋內重簷也……言重簷既長,因達於外。”

 

唐韓愈『孟生詩』:“秦吳脩且阻,兩地無數金。”

 

29.同“修”。

 

長。

 

指時間久。

 

『墨子·尙賢中』:“今王公大人之君臣民,主社稷,治國家,欲脩保而勿失,故不察尙賢爲政之本也?”

 

『楚辭·天問』:“咸播秬黍,莆雚是營,何由幷投,而鮌疾脩盈?”

 

王逸注:“脩,長也;

 

盈,滿也……乃知鮌惡長滿天下也。”

 

『鶡冠子·度萬』:“形神調則生理脩。”

 

30.同“修”。

 

長。

 

特指壽命長。

 

『陳書·高祖紀上』:“斯則兆民之命,脩短所縣;

 

率土之基,興亡是賴。”

 

明宋濂『贈陸菊泉道士序』:“其事業可爲世法,言語可爲世教,國用之則興,家用之則和,人身用之則脩。”

 

31.同“修”。

 

長度。

 

『周禮·考工記·匠人』:“夏后氏世室,堂脩二七,廣四脩一。”

 

鄭玄注:“脩,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令堂脩十四步,其廣益以四分脩之一,則堂廣十七步半。”

 

『周髀算經』卷上:“以爲勾廣三,股脩四,徑隅五。”

 

趙爽注:“從者謂之脩,股亦脩,脩,長也。”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襛纖得中,脩短合度。”

 

32.同“修”。

 

特指直徑。

 

『周禮·考工記·鳧氏』:“以其鼓間爲之舞脩,去二分以爲舞廣。”

 

鄭玄注:“舞脩,舞徑也。”

 

舞,鍾體的頂部。

 

33.同“修”。

 

長處。

 

『淮南子·齊俗訓』:“故愚者有所脩,智者有所不足。”

 

34.同“修”。

 

美好;

 

善良。

 

『楚辭·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遊國恩纂義引屈復曰:“但恐衰老漸至,美名不立。”

 

『文選·張衡〈思玄賦〉』:“伊中情之信脩兮,慕古人之貞節。”

 

李善注引舊注:“脩,善也。”

 

淸二石生『十洲春語』卷上:“<胡睡薌>慧而外姱,穎而中脩。”

 

35.同“修”。

 

指賢人。

 

謂修德之士。

 

『楚辭·離騷』:“謇吾法夫前脩兮,非時俗之所服。”

 

王逸注:“言我忠信謇謇者,乃上法前代遠賢,固非今時俗之人所可服行也。”

 

『後漢書·霍諝傳』:“此仲尼所以垂王法,漢世所宜遵前脩也。”

 

唐韓愈『閔己賦』:“勤祖先之所貽,勉汲汲於前脩之言。”

 

36.同“修”。

 

勉勵,激勵。

 

『國語·楚語下』:“若其寵之,毅貪而無猒,既而得入,而曜之以大利,不仁以長之,思舊怨以脩其心,苟國有釁,必不居矣。”

 

淸兪樾『群經平議·國語二』“思舊怨以脩其心”:“脩者,勉也……言思舊怨以勉勵其心也。”

 

參閱『淮南子·脩務訓』題解。

 

37.同“修”。

 

致;

 

表示。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此言之誠,有如大江”裴松之注引晉魚豢『魏略』:“自道路開通,不忘脩意。

 

既新奉國命加知起居,假歸河北,故使情問不獲果至。”

 

參見“脩好”。

 

38.同“修”。

 

通“羞”。

 

進獻。

 

『禮記·文王世子』:“退脩之,以孝養也。”

 

鄭玄注:“退脩之,謂既迎而入,獻之以醴。”

 

兪樾『群經平議·禮記二』:“脩,當讀爲羞。

 

『說文·丑部』:‘羞,進獻也。’

 

鄭以獻之解脩之,可知脩之猶羞之矣。”

 

『莊子·天地』:“孝子操藥以脩慈父,其色燋然,聖人羞之。”

 

孫詒讓『劄迻·莊子郭象注』:“案修(脩)與羞古通……『爾雅·釋詁』云:‘羞,進也。’”

 

39.同“修”。

 

通“須”。

 

鬍鬚。

 

『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一百七十里,曰賈超之山,其陽多黃堊,其陰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龍脩。”

 

郭璞注:“<龍脩>,龍須也。”

 

袁珂校注:“脩,須聲近而轉耳。”

 

40.同“修”。

 

姓。

 

漢有屯騎校尉脩炳。

 

見『廣韻·平尤』。

 

脩②[yǒuㄧㄡˇ]

 

[『集韻』以九切,上有,以。]

 

通“卣”。

 

古代酒器。

 

『周禮·春官·鬯人』:“凡祭祀……廟用脩,凡山川四方用蜃,凡祼事用槪,凡疈事用散。”

 

鄭玄注:“脩、蜃、槪、散,皆漆尊也。

 

脩,讀曰卣。”

 

脩,一本作“修”。

 

脩③[díㄉㄧˊ]

 

通“滌”。

 

洗濯。

 

『周禮·春官·司尊彛』:“凡六彛、六尊之酌,鬱齊獻酌,醴齊縮酌,盎齊涚酌,凡酒脩酌。”

 

鄭玄注:“先鄭云:‘脩酌者,以水洗勺而酌也。’

 

脩,讀如滌濯之滌。”

 

脩④[tiáoㄊㄧㄠˊ]

 

[『集韻』他彫切,平蕭,透。]

 

通“條”。

 

1.綱目。

 

『逸周書·周祝』:“舉其脩,則有理。”

 

孔晁注:“脩……謂綱例也。”

 

王念孫『讀書雜志·逸周書四』:“脩,即條字也。

 

條必有理,故曰舉其條,則有理。”

 

2.古縣名。

 

漢置,屬冀州信都國,『漢書·地理志下』:“脩,莽曰脩治。”

 

顏師古注:“脩,音條。”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0-7 02:29 , Processed in 0.85936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