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wzy_79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丹溪心法(1)】

 關閉 [複製鏈接]
24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41:46 | 只看該作者

補脾丸


白朮(半斤),蒼朮,茯苓,陳皮(各三兩),粥為丸。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42:10 | 只看該作者

清六丸(見泄瀉)


附錄,傷食之證,右手氣口必緊盛,胸膈痞塞,噫氣如敗卵臭,亦有頭痛發熱,但身不痛為異耳。


用治中湯加砂仁一錢,或用紅貞子。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43:34 | 只看該作者

疸三十七


疸不用分其五,同是濕熱如盦麯相似,輕者小溫中丸,重者大溫中丸,熱多加芩連,濕多者茵陳五苓散加食積藥,溫熱因倒胃氣服下藥大便下利者。


參耆加山梔,茵陳,甘草。


戴云,五疸者。


周身皮膚並眼加梔子水染,因食積黃者。


量其虛實下其食積,其餘但利小便為先,小便利白其黃則自退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44:01 | 只看該作者

入方


小溫中丸。


治疸又能去食積。


蒼朮,川芎,香附,神麯,針砂(醋炒紅)。


春如芎夏加苦參,或黃連,冬加吳茱萸或乾薑。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5#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44:58 | 只看該作者

大溫中丸


治食積與黃腫,又可借為制肝燥脾之用,脾虛者以參,朮,芍藥,陳皮,甘草作湯使。


陳皮,蒼朮,厚朴,三稜,蓬朮,青皮(五兩),香附(一斤),甘草(一兩),針砂(二兩醋炒紅)。


右為末,醋糊丸,空心薑鹽湯下,午後飯食可酒下,忌犬肉果菜。


附錄,黃疸乃脾胃經有熱所致,當究其所因,分利為先,解毒次之。


諸疸口淡,怔仲,耳鳴,腳軟,微寒,發熱,小便白濁,此為虛證,治宜四君子湯吞八味丸,不可過用涼劑,強通小便,恐腎水枯竭,久而面黑黃色,及有渴者不治,不渴者可治,黃疸通身面目悉黃,宜生料五苓散加茵陳,又宜小柴胡加茵陳,茯苓,枳實,加少朴硝,濟生茵陳湯,千金方東引桃根細者煎空心服。


穀疸,食已頭眩心中怫鬱不安,饑飽所致胃氣蒸衝而黃,宜小柴胡加穀芽,枳實,厚朴,山梔,大黃,濟生穀疽丸。


酒疸,身目黃,心中懊憹,足脛滿,尿黃,面黃而赤斑,酒過胃熱,醉臥當風,水濕得之。


小柴胡加茵陳,豆豉,大黃,黃連,葛粉,脈微數,面目青黑,或大便黑,三因方白朮散,脈弦澀三因當歸白朮散,濟生方五苓加葛根湯。


女勞疸,因房事後為水濕所搏,故額黑身黃小腹滿急,小便不利,以大麥一撮,同活石石膏末各一錢煎服。


黃汗者。


因脾胃有熱,汗出入水澡浴所致,故汗出黃染衣而不渴,濟生方黃耆散,茵陳湯,又以苦丁香如豆大,深吸鼻中出黃水差。


發黃脈沉細遲,四肢逆冷,身冷自汗不止,宜茵陳四逆湯。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6#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47:43 | 只看該作者

水腫三十八


水腫因脾虛不能制水,水漬妄行,當以參朮補脾,使脾氣得實則自健運,自能升降,運動其樞機,則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


宜補中行濕利小便,切不可下,用二陳湯加白朮,人參,蒼朮為主,佐以黃芩,麥門冬,炒梔子制肝木,若腹脹少佐以厚朴,氣不運加木香,木通。


氣若陷下加升麻,柴胡提之。


隨病加減,必須補中行濕,二陳治濕加升提之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產後必須大補氣血為主,少佐蒼朮,茯苓,使水自降,用大劑白朮補脾,若壅滿用半夏,陳皮,香附監之。


有熱當清肺金,麥門冬黃芩之屬,一方用山梔子去皮取仁炒,搥碎米湯送下一抄,若胃熱病在上者帶皮用。


治熱水腫用山梔子五錢,木香一錢半,白朮二錢半,咀,取急流順水煎服。


水脹用大戟,香薷濃煎汁成膏丸,去暑利小水。


大戟為末棗肉丸十丸泄小水劫快實者。


戴云,水腫者通身皮膚光腫如泡者是也。


以健脾滲水利小便,進飲食,元氣實者可下。


附錄,腰以下腫宜利小便,腰以上腫宜發汗,此仲景之要法也。


諸家只知治濕當利小便之說。


執此一途用諸去水之藥。


往往多死。


又用導水丸,舟車丸,神佑丸之類大下之,此速死之兆,蓋脾極虛而敗愈下愈虛,雖劫效目前而陰損正氣然病亦不旋踵而至。


大法宜大補中宮為主,看所挾加減,不爾則死,當以嚴氏實脾散加減用。


陽病水兼陽證者。


脈必沉數,陰病水兼陰證者脈必沉遲,水之為病不一,賈洛陽以病腫不治必為錮疾,雖有扁鵲亦莫能為,則知腫之危惡,非他病比也。


夫人之所以得全其性命者。


水與穀而已,水則腎主之。


土穀則脾主之。


惟腎虛不能行水,惟脾虛不能制水,胃與脾合氣,胃為水穀之海,又因虛而不能傳化焉。


故腎水泛溢反得以浸漬脾土,於是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水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發腫矣。


其狀目胞上下微起,肢體重著,咳喘,怔忡,股間清冷,大便澀黃,皮薄而光,手按成窟,舉手即滿是也。


治法身有熱者水氣在表可汗,身無熱水氣在裏可下,其間通利小便,順氣和脾,俱不可緩耳。


證雖可下又當權其重輕,不可過用芫花,大戟,甘遂猛烈之劑,一發不收,吾恐峻決者易,固閉者難,水氣復來而無以治之也。


風腫者,皮麄麻木不仁走注疼痛。


氣腫者,皮厚四肢瘦削腹脇脹膨。


其皮間有紅縷赤痕者此血腫也。


婦人懷胎亦有氣遏水道而虛腫者,此但順氣安脾飲食無阻,既產而腫自消。


大凡水腫先起於腹而後散四肢者可活。


先起於四肢而後歸於腹者不治。


大便滑泄與夫唇黑,缺盆平臍突足平背平,或肉硬,或手掌平,又或男從腳下腫而上,女從身上腫而下並皆不治。


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飲,添磨生枳殼,重則疏鑿飲。


若遍身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澀赤,此屬陰水,宜實脾飲或木香流氣飲。


陽水腫敗荷葉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下。


若病可下者,以三聖散,牽牛,枳實,蘿蔔子三味,看大小虛實與服,氣實者三花神佑丸,舟車丸,禹功散選用。


忌食羊頭,蹄肉,其性極補水食之百不一愈。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7#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49:11 | 只看該作者

鼓脹三十九


鼓脹又名單鼓脹,宜大補中氣行濕,此乃脾虛之甚,必須遠音樂斷厚味,大劑人參白朮佐以陳皮茯苓蒼朮之類,有血虛者用四物湯行血藥,有脈實堅人壯盛者或可攻之便可收拾,用參朮為主。


凡補氣必帶厚朴寬滿,厚朴治腹脹,因味辛以氣聚於下焦故也,須用薑汁製之,如肥胖之人腹脹者,宜平胃五苓共服之。


如白人腹脹者是氣虛,宜參朮厚朴陳皮。


如瘦人腹脹者是熱,宜黃連厚朴香附白芍。


如因有故畜血而腹脹者,宜抵當丸下死血。


如因有食積而腹脹者,有熱用木香檳榔丸。


有寒用木香厚朴丁香砂仁神麯香附。


如因外寒鬱內熱而腹脹者,用藿香麻黃升麻乾葛桂枝。


因大怒而腹脹者,宜青皮陳皮香附木香梔子仁蘆會,實者按之不堅不痛,治實者須下之,消之,次補之。


虛者溫之,升之,補為要。


朝寬暮急血虛,暮寬朝急氣虛,終日急氣血皆虛。


腹脹不覺滿者,食肉多以黃連一兩,阿魏半兩,醋浸蒸餅為丸,同溫中丸白朮湯下。


食肉多腹脹,三補丸料內加香附半夏麯蒸餅丸服。


附錄,心肺陽也,居上,腎肝陰也,居下,脾居中,亦陰也,屬土,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是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為無病,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浸,飲食不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運之官失職,胃雖受穀不能運化,故陽自生,陰自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混,隧道壅塞,鬱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經曰鼓脹是也。


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似於鼓,其病膠固難以治療,又名曰蠱,若蟲侵蝕之義理,宜補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卻厚味,斷忘想,遠音樂,無有不安,醫又不察虛實,急於作效,病者苦於脹急,喜行利藥,以求通快,不知覺得一日半日其腫愈甚,病邪甚矣,真氣傷矣。


古方惟禹餘糧丸,又名紫金丸,制肝補脾殊為切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50:47 | 只看該作者

小便不通四十


小便不通有氣虛,血虛,有痰,風閉,實熱氣虛用參耆升麻等,先服後吐,或參耆藥中探吐之。


血虛四物湯先服後吐,或芎歸中探吐亦可,痰多二陳湯先服後吐,已上皆用探吐,若痰氣閉塞二陳湯加木通(一作木香),香附探吐之。


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降下,蓋氣承載其水也。


有實熱者當利之。


砂糖湯調牽牛末二三分,或山梔之類,有熱,有濕,有氣結於下,宜清,宜燥,宜升。


有孕之婦多患小便不通,胞被胎壓下故也。


轉胞論用四物湯加參朮半夏陳皮甘草薑棗煎湯空心服。


一婦人脾疼後患大小便不通,此是痰隔中焦,氣滯於下焦,以二陳湯加木通,初喫,後煎柦吐之。


附錄,腎主水,膀胱為之府,水瀦於膀胱而泄於小腸,實相通也。


然小腸獨應於心者何哉?蓋陰不可以無陽,水不可以無火,水火既濟,上下相交,此榮衛所以流行而水竇開闔,所以不失其司耳。


惟夫心腎不交,陰陽不調,故內外關格而水道澀,傳送失度而水道滑熱則不通,冷則不禁,其熱盛者小便閉而絕無,其熱微者小便難,而僅有腎與膀胱俱虛,客熱乘之。


故不能制水,水挾熱而行澀,為是以數起而溺有餘瀝,腎與膀胱俱冷,內氣不充,故胞中自滑所出多而色白,為是以遇夜陰盛愈多矣。


小便澀滑又當調適其氣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49#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51:14 | 只看該作者

小便不禁四十一


小便不禁者屬熱屬虛,熱者五苓散加解毒,虛者五苓加四物。


戴云,小便不禁出而不覺,赤者有熱,白者氣虛也。


附錄,小便不禁有虛熱,虛寒之分,內虛寒自出者秘元丹三陰韮子丸。


內虛濕熱者六味地黃丸,或八味丸加杜仲骨脂五味。


老人宜八味丸減澤瀉為妙。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0#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51:44 | 只看該作者

關格四十二


關格必用吐提其氣之橫格,不必在出痰也。


有痰宜吐者,二陳湯吐之,吐中便有降。


有中氣虛不運者,補氣藥中升降。


寒在上,熱在下,脈兩手寸俱盛,四陪以上。


戴云,關格者,謂膈中覺有所礙,欲升不升,欲降不降,欲食不食,此謂氣之橫格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1#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52:31 | 只看該作者

淋四十三


淋有五皆屬乎熱,解熱利小便山梔子之類,山梔子去皮一合白湯送下。


淋者,小便淋瀝欲去不去,不去又來,皆屬於熱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2#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52:53 | 只看該作者

入方


治老人氣虛而淋者。


人參,白朮,木通,山梔。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3#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53:17 | 只看該作者

地髓湯
 

治死血作淋痛不可忍,此證亦能損胃不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4#
 樓主| 發表於 2013-1-29 15:53:49 | 只看該作者

杜牛膝(一合)


右以水五鍾,煎耗其四而留其一,去滓,入麝香少許,空心服之。


又只單以酒煎亦可,又名苦杖散,老人虛寒者八味丸,或六味地黃丸為要藥。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5#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10:01:12 | 只看該作者

又方,治氣虛而淋者
 

八物湯加黃耆虎杖甘草煎湯服,諸藥中可加牛膝。


附錄,諸淋所發皆腎虛而膀胱生熱也。


水火不交,心腎氣鬱,遂使陰陽乘舛,清濁相干蓄在下焦,故膀胱裏急,膏血砂石從小便道出焉,於是有欲出不出,淋瀝不斷之狀,甚者窒塞其間,則令人悶絕矣。


大凡小腸有氣,則小便脹,小腸有血則小便澀,小腸有熱則小便痛,痛者為血淋,不痛者為尿血,敗精結者為沙,精結散為膏,金石結者為石,小便澀常有餘瀝者為氣,揣本揆原各從其類也。


執劑之法,並用流行滯氣疏利小便,清解邪熱,其於調平心火,又三者之綱領焉。


心清則小便自利,心平則血不妄行,最不可用補氣之藥,氣得補而愈脹,血得補而愈澀,熱得補而愈盛,水竇不行加之谷道閉遏未見其有能生者也。


雖然腎氣虛弱囊中受寒亦有挾冷,而小便淋澀,其狀先寒戰而後溲便,蓋冷氣與正氣交爭,冷氣盛則寒戰而成淋,正氣盛則寒戰解而得便溺也。


又有胞系轉戾之不通者。


是不可不辨胞轉證,臍下急痛小便不通,凡強忍小便,或尿急疾走,或飽食忍尿,飽食走馬忍尿入房,使水氣上逆,氣迫於胞,故屈戾而不得舒張也。


胞落則殂。


淋閉,古方為癃,癃者罷也。


不通為癃,不約為遺,小便滴瀝澀痛者謂之淋,小便急滿不通者謂之閉,宜五苓散燈心湯調服,若臍下脹滿更加琥珀末一錢甚效。


有淋病下諸通利藥不能通者。


或用木香流氣飲,或別用通氣香劑纔愈者。


此乃氣淋,出於冷熱淋之外,血淋一證,須看血色分冷熱,色鮮者。


心小腸實熱,色瘀者。


腎膀胱虛冷,若的是冷淋及下元虛冷,血色瘀者並宜漢椒根剉碎不以多少白水煎,候冷服。


若熱極成淋,服藥不效者,宜減桂,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燈心,瞿麥各少許,蜜水調下。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6#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10:02:08 | 只看該作者

赤白濁四十四

 

濁主濕熱,有痰,有虛,赤屬血,白屬氣,痢帶同治,寒則堅凝,熱則流通,大率皆是濕痰流注,宜燥中宮之濕,用二陳加蒼朮,白朮,燥去其濕,赤者乃是濕傷血也。


如白芍藥,仍用珍珠粉丸加臭椿根白皮,滑石,青黛作丸藥。


虛勞用補陰藥,大概不宜熱(一作涼藥)。


肥白人必多痰以二陳湯去其濕熱。


胃弱者兼用人參,以柴胡升麻升其胃中之氣,丸藥用黃柏炒褐色,乾薑炒微黑,滑石蛤粉青黛糊丸服,胃中濁氣下流為赤白濁,用二陳加柴胡升麻蒼朮白朮。


丸藥用樗皮末,蛤粉,炒乾薑,炒黃柏,胃中濁氣下流滲入膀胱青黛蛤粉。


肝脈弦者用青黛以瀉肝。


又方炒黃柏一兩,生柏一兩,滑石三兩,神麯半兩為末滴水丸。


燥濕痰,南星,半夏,蛤粉,青黛為末,神麯糊丸青黛為衣。


有熱者青黛,活石,黃柏之類水丸。


張子元氣血兩虛有痰,痛風時作,陰火間起,小便白濁,方在痛風類。


一人便濁經年,或時夢遺形瘦,作心虛,主治用珍珠粉丸,和定志丸服。


一婦人年近六十形肥奉養膏梁飲食肥美,中焦不清,濁氣流入膀胱,下注白濁,白濁即濕痰也。


用二陳去痰加升麻柴胡,升胃中清氣。


加蒼朮去濕,白朮補胃,全在活法,服四貼後濁減大半,卻覺胸滿,因柴胡升麻升動胃氣痰阻滿悶,又用本湯加炒麯,白朮,香附,素無痰者雖升動不滿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7#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10:02:55 | 只看該作者

入方
 

青黛,蛤粉,椿末,滑石,乾薑(炒),黃柏(炒褐色)。


右為末,神麯糊丸,仍用前燥濕痰丸子,亦治帶下病。


法云,黃柏治濕熱,青黛解鬱熱,蛤粉鹹寒人腎,滑石利竅,乾薑味苦歛肺氣下降使陰血生,乾薑監制。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8#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10:03:16 | 只看該作者

又方


黃柏(炒黑一兩),生柏(半兩云),蛤粉(三兩),神麯(兩)。


右為末,水丸服。


附錄,人之五藏六府俱各有精,然腎為藏精之府,而聽命於心,貴乎水火升降,精氣內持,若調攝失宜,思慮不節,嗜欲過度,水火不交,精元失守,由是而為赤白濁之患。


赤濁是心虛有熱因思慮得之。


白濁腎虛有寒過於淫慾而得之。


其狀漩白如油,光彩不定,漩腳澄下凝如膏糊;


治法,赤者當清心調氣,白者溫補下元,又須清上使水火既濟陰陽叶(調)和,精氣自固矣。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59#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10:04:24 | 只看該作者

夢遺四十五(附精滑)


專主乎熱,帶下與脫精同治法,青黛,海石,黃柏,內傷氣血虛不能固守,常服八物湯加減,吞樗樹根丸。


思想成病,其病在心,安神丸帶補藥。


熱則流通,知母,黃柏,蛤粉,青黛為丸。


精滑專主濕熱,黃柏,知母降火,牡蠣粉,蛤粉燥濕。


戴云,因夢交而出精者,謂之夢遺,不因夢而自泄精者謂之精滑,皆相火所動,久則有虛而無寒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60#
 樓主| 發表於 2013-1-30 10:04:50 | 只看該作者

入方


良薑(三錢),黃柏(二錢),芍藥(二錢並燒灰存性),樗根白皮(一兩半)。


右為末,糊丸,每服三十丸。


附錄,遺精得之有四,有用心過度,心不攝腎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慾不遂,精乃失位輪精而出者,有慾太過滑泄不禁者,有年高氣盛,久無色欲精氣滿泄者,然其狀不一,或小便後出多不可禁者,或不小便而自出,或莖中出而癢痛,常如小便者,並宜先服辰砂妙香散,或威喜丸,或分清飲,別以綿裹龍骨同煎,又或分清飲半貼,加五倍子,牡蠣粉,白茯苓,五味子各半錢煎服。


夢遺俗謂之夜夢鬼交,宜溫膽湯去竹茹,加人參,遠志,連肉,酸棗仁,炒茯神各半錢。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23:45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