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三十八】
水腫因脾虛不能制水,水漬妄行,當以參朮補脾,使脾氣得實則自健運,自能升降,運動其樞機,則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
宜補中行濕利小便,切不可下,用二陳湯加白朮,人參,蒼朮為主,佐以黃芩,麥門冬,炒梔子制肝木,若腹脹少佐以厚朴,氣不運加木香,木通。
氣若陷下加升麻,柴胡提之。
隨病加減,必須補中行濕,二陳治濕加升提之藥,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產後必須大補氣血為主,少佐蒼朮,茯苓,使水自降,用大劑白朮補脾,若壅滿用半夏,陳皮,香附監之。
有熱當清肺金,麥門冬黃芩之屬,一方用山梔子去皮取仁炒,搥碎米湯送下一抄,若胃熱病在上者帶皮用。
治熱水腫用山梔子五錢,木香一錢半,白朮二錢半,咀,取急流順水煎服。
水脹用大戟,香薷濃煎汁成膏丸,去暑利小水。
大戟為末棗肉丸十丸泄小水劫快實者。
戴云,水腫者通身皮膚光腫如泡者是也。
以健脾滲水利小便,進飲食,元氣實者可下。
附錄,腰以下腫宜利小便,腰以上腫宜發汗,此仲景之要法也。
諸家只知治濕當利小便之說。
執此一途用諸去水之藥。
往往多死。
又用導水丸,舟車丸,神佑丸之類大下之,此速死之兆,蓋脾極虛而敗愈下愈虛,雖劫效目前而陰損正氣然病亦不旋踵而至。
大法宜大補中宮為主,看所挾加減,不爾則死,當以嚴氏實脾散加減用。
陽病水兼陽證者。
脈必沉數,陰病水兼陰證者脈必沉遲,水之為病不一,賈洛陽以病腫不治必為錮疾,雖有扁鵲亦莫能為,則知腫之危惡,非他病比也。
夫人之所以得全其性命者。
水與穀而已,水則腎主之。
土穀則脾主之。
惟腎虛不能行水,惟脾虛不能制水,胃與脾合氣,胃為水穀之海,又因虛而不能傳化焉。
故腎水泛溢反得以浸漬脾土,於是三焦停滯經絡壅塞,水滲於皮膚注於肌肉而發腫矣。
其狀目胞上下微起,肢體重著,咳喘,怔忡,股間清冷,大便澀黃,皮薄而光,手按成窟,舉手即滿是也。
治法身有熱者水氣在表可汗,身無熱水氣在裏可下,其間通利小便,順氣和脾,俱不可緩耳。
證雖可下又當權其重輕,不可過用芫花,大戟,甘遂猛烈之劑,一發不收,吾恐峻決者易,固閉者難,水氣復來而無以治之也。
風腫者,皮麄麻木不仁走注疼痛。
氣腫者,皮厚四肢瘦削腹脇脹膨。
其皮間有紅縷赤痕者此血腫也。
婦人懷胎亦有氣遏水道而虛腫者,此但順氣安脾飲食無阻,既產而腫自消。
大凡水腫先起於腹而後散四肢者可活。
先起於四肢而後歸於腹者不治。
大便滑泄與夫唇黑,缺盆平臍突足平背平,或肉硬,或手掌平,又或男從腳下腫而上,女從身上腫而下並皆不治。
若遍身腫,煩渴,小便赤澀,大便閉此屬陽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飲,添磨生枳殼,重則疏鑿飲。
若遍身腫不煩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澀赤,此屬陰水,宜實脾飲或木香流氣飲。
陽水腫敗荷葉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下。
若病可下者,以三聖散,牽牛,枳實,蘿蔔子三味,看大小虛實與服,氣實者三花神佑丸,舟車丸,禹功散選用。
忌食羊頭,蹄肉,其性極補水食之百不一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