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樓主: tan281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辨證錄(1)】

 關閉 [複製鏈接]
101#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5:31 | 只看該作者

平陽湯


桂枝三分 麻黃一錢 甘草一錢 青蒿三錢 天花粉一錢 水煎服。


一劑而身熱退,譫語亦止矣。


此方少用桂枝而多用麻黃者,以寒輕而熱重也。


用青蒿為君者,青蒿退熱而又能散邪,且又能入膀胱而走於胃,既解膀胱之邪,而又解胃中之火,不特不引邪以入陽明,而兼且散邪以出陽明也。


方中又加天花粉者,以譫語必帶痰氣,天花粉善消膈中之痰,而復無增熱之慮,入於青蒿、桂枝、麻黃之內,通上達下,消痰而即消邪也。


痰邪兩消,又何譫語乎。


所以一劑而奏功耳。


此症亦可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5:46 | 只看該作者

爭先湯


桂枝五分 麻黃五分 石膏一錢 麥冬五錢 茯苓五錢 半夏八分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3#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6:27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身熱二日即有如瘧之狀


人以為證傳少陽也,誰知其人少陽之間原有寒邪,一週傷寒,隨因之而並見乎。


世見此等之症,以小柴胡湯投之亦能奏功,然終非治法也。


法當重治陽明,而兼治少陽為是。


蓋陽明之火邪未散,雖見少陽之症,其邪仍留陽明也。


邪留陽明,身發寒熱而譫語發狂之病,未必不因之而起。


惟重治陽明,則胃中之火自解,使邪不走少陽,而少陽原存之寒邪孤立無黨,何能復煽陽明之焰?


自然陽明火息,而少陽之邪亦解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6:41 | 只看該作者

破邪湯


石膏三錢 柴胡一錢 半夏一錢 茯苓三錢 甘草一錢 麥冬一兩 玄參三錢 陳皮一錢 水煎服。


一劑而身熱解,如瘧之症亦痊。


此方用石膏、玄參以治陽明之火,用麥冬以滋肺中之燥。


蓋肺燥即不能制肝、膽之過旺也,且肺燥必取給於胃,則胃上益加乾枯,其火愈熾矣。


今多用麥冬,使肺金得潤,不必有藉於胃上,則肺氣得養,自能制肝、膽之木,而少陽之邪,何敢附和胃火以作祟乎。


況柴胡原足以舒少陽之氣,而茯苓、甘草、半夏、陳皮之類,更能調和於陽明、少陽之間,邪無黨援,安得而不破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5#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6:52 | 只看該作者

八公和陽湯


亦神。


石膏一錢 柴胡二錢 茯苓三錢 白朮二錢 甘草一錢 炒梔子一錢 青皮三分 天花粉一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7:04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身熱三日


腹滿自利,人以為陽傳於陰矣,而孰知不然。


夫陰症腹滿自利,而陽症未聞無之也。


不辨其是陽非陰,而概用治太陰之法,鮮有不死亡者矣。


然陰與陽何以辨之?


夫太陰之自利,乃寒極而痛也;


少陽之自利,乃熱極而痛也。


痛同而症實各異。


此痛必須手按之,按而愈痛是陽症也;


若太陰陰症,按之而不痛矣。


故治陽症之法,仍須和解少陽之邪,而不可誤治太陰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7:16 | 只看該作者

加減柴胡湯


治之。


柴胡一錢 白芍五錢 茯神二錢 甘草一錢 梔子二錢 陳皮一錢 當歸三錢 枳殼五分 大黃五分 水煎服。


一劑而腹滿除,二劑而自利止矣,不必三劑也。


(寒痛、熱痛辨別最清。


此方和解之中,仍寓微攻之意;


分消之內,少兼輕補之思,所以火邪易散,而正氣又不傷也。


若以大承氣下之,未免過於推蕩;


若以大柴胡下之,未免重於分消,所以又定加減柴胡湯,以治少陽腹滿之自利耳。


此症亦可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8#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7:27 | 只看該作者

和攻散


柴胡 梔子 丹皮二錢 白芍五錢 茯苓三錢 甘草 陳皮 大黃各一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9#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7:39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身熱四日


畏寒不已,人以為太陰轉少陰矣,誰知仍是太陰也。


夫太陰脾土也,少陰腎水也,似不相同,然而脾土乃濕土也,土中帶濕,則土中原有水象,故脾寒即土寒,而土寒即水寒也。


所以不必邪傳入腎,而早有畏寒之症矣。


治法不必治腎,專治脾而寒症自消。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7:50 | 只看該作者

理中湯


加減治之。


白朮一兩 人參三錢 茯苓三錢 肉桂一錢 附子一錢 水煎服。


一劑而惡寒自解,而身熱亦解矣。


(治脾以消寒,看得到,說得出。


夫方中用桂、附似乎仍治少陰之腎,然而以參、朮為君,仍是治脾而非治腎也。


雖然脾、腎原可同治,參、朮雖治脾而亦能入腎;


況得桂、附則無經不達,安在獨留於脾乎。


然則治脾而仍是治腎,此方之所以神耳。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8:02 | 只看該作者

加味桂附湯


亦效。


白朮一兩 肉桂 乾薑各一錢 附子 甘草各五分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8:14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身熱五日


人即發厥,人以為寒邪已入厥陰也,誰知是腎水乾燥,不能潤肝之故乎。


夫發厥本是厥陰之症,邪未入厥陰,何以先為發厥?


蓋肝血燥極,必取給於腎水,而腎水又枯,肝來顧母而腎受風邪,子見母之讎,自然有不共戴天之恨,故不必邪入厥陰,而先為發厥,母病而子亦病也。


治法無庸治肝,但治腎而厥症自定,母安而子亦安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3#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8:26 | 只看該作者

子母兩快湯


熟地五錢 麥冬五錢 當歸二錢 山茱萸三錢 茯苓二錢 芡實二錢 山藥二錢 玄參五錢 水煎服。


一劑而厥定,再劑而身熱亦愈也。


此方純用補腎之味,惟當歸滋肝之血也。


治腎而治肝在其中,何必再用白芍以平肝氣耶。


且此症又不可用白芍也,以白芍雖平肝氣,可以定熱厥於須臾,然而白芍定厥未免過於酸收。


與補水之藥同用於無邪之日,易於生精;


與補水之藥同用於有邪之頃,亦易於遏火。


不若單用補腎之味,使水足以制火,而又無火留之害,為更勝也。


故子母兩快湯所以不用芍藥,而單用當歸者,以當歸之性動,不比芍藥之酸收耳。


且當歸善助熟地、山萸以生水,生水以滋肝,即補腎以制肝也。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8:38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身熱六日


而汗不解,仍有太陽之症,人以為邪返於太陽也,誰知是邪欲返於太陽而不能返乎。


夫邪既不能返於太陽,當無太陽之症矣,治法宜不治太陽也;


然而不治太陽,而邪轉有變遷之禍。


蓋邪既不能復返放太陽,窺太陽之門而欲入者,亦勢之所必至也。


用太陽之藥,引邪而歸於太陽,而太陽曾已傳過,邪走原路而邪反易散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5#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8:50 | 只看該作者

桂枝湯


少以散之,一劑而邪盡化也。


倘多用桂枝湯則焦頭爛額,曷勝其祛除乎。


此又用藥之機權也。


(傷寒症凡兼太陽者,俱可用桂枝湯,但宜分輕重耳。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6#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9:02 | 只看該作者

解邪湯


亦佳。


桂枝三分 茯苓五錢 當歸三錢 生地五錢 白朮三錢 陳皮三分 甘草一錢 麥冬五錢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7#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9:16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至七日而熱猶未解


譫話不休,人以為證復傳陽明也,誰知是邪欲走陽明而陽明不受乎。


夫陽明已經前邪,見邪則拒,似乎邪之難入矣。


然而切膚之痛,前已備經,故一見邪再入太陽,惟恐邪之重入陽明也。


所以震鄰之恐先即呼號而譫語生,非從前邪實而作譫語者可比。


治法不必尊治陽明,以截陽明之路,惟散太陽之邪,而邪已盡散,斷不復入陽明也。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9:28 | 只看該作者

桂枝湯


一劑而譫語自止,又何必用石膏湯以重傷胃氣哉。


此症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9#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9:41 | 只看該作者

和營湯


亦神。


麻黃三分 茯苓三錢 當歸三錢 玄參五錢 甘草一錢 麥冬五錢 竹葉三十片 半夏五分 水煎服。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0#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19:49:53 | 只看該作者

冬月傷寒,至八日而潮熱未已


人以為邪再傳少陽矣,誰知是邪在陽明,欲出而未出乎。


夫陽明之府,多氣多血之府也。


氣血既多,藏邪亦正不少。


痰在胃膈,原能自發潮熱,不必假借少陽之經也。


況邪又將出,而窺伺少陽,乃少陽前受陽明之貽害,堅壁以拒,未免寒心,故現潮熱之症,其實尚未入於少陽也。


治法正不須治少陽之邪,而單解陽明之熱,陽明熱解而少陽之邪自散矣。


方用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4 19:48 , Processed in 0.140624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