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心電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6 06:15: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心電圖

 

拼音

 

xīndiàntú

 

英文參考

 

electrocardiogram

 

概述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縮寫為:ECG(英法),EKG(德),ЭКГ(俄),是心臟搏動時產生的生物電流用心電圖機從身體特定部位記錄下來的電位變化圖。

 

因心臟局部發生的電位變化沿著形成容積導體的組織到達體表,可從體表記錄下來。

 

在人是指一般以電極貼附于體表的特別指定部位導出電位而記錄下來的波形。

 

1856年克利克和米勒首先直接在心臟上記錄到心搏時產生的電流。

 

1887年瓦勒發現在身體表面也可記錄到這種電流。

 

1903年愛因托芬首次用弦線電流計加以描記,使測定技術規范化,并用羅馬字母命名心電圖各波。

 

此法經過后人的改進很快被應用于臨床心臟病的診斷。

 

主要的導出方法有從兩手導出的第一導聯(Ⅰ),右手左腳導出的第二導聯(Ⅱ)和左手左腳導出的第三導聯(Ⅲ)。

 

但也試行著單極誘導等新的其他導出方法。

 

其描記裝置,即心電描記器(electrocardiograph)自從恩特霍文(W.Einthoven,1903)發明了當時被認為極靈敏的弦線電流計之后,研究大有進展。

 

現在已發展到通過電子管及晶體管的增幅器用墨水書寫或熱筆尖書寫等直接描記方法了。

 

人體心電圖的典型波形如圖右所示,P波是來自心房的活動,QRST是來自心室的活動。

 

這雖有個體的差異,但可利用波形的異常作出心臟某種疾病的診斷。

 

從已摘出的動物心臟心尖部和心底部可錄得與上圖相似的電描記圖。

 

在人類以外的動物,其心臟的解剖學中軸和身體長軸同人體有所不同,因此將心電圖進行比較時要注意導電部位的差異。

 

軟體動物等肌原性心臟的心電圖由收縮開始時產生的速二相波形和收縮持續中的慢單相波形組成。

 

又在劍尾類和甲殼類等神經原性心臟的心電圖可見到振動波形,其振動是與起搏點神經節每個細胞的放電相一致的。

 

由于測定儀器和測定方法的不斷改進及結合單個心肌細胞電生理研究的進行,心電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發展很快。

 

正常人的心電圖一般有5個波,分別為P、Q、R、S、T波。

 

P波代表心房去極化,QRS復合波代表心室去極化,T波代表心室復極化,P-Q間期(自P波起點到QRS復合波的起點)代表房室之間的興奮傳導時間。

 

心電圖能反映出興奮在心臟內傳播的過程及心臟的機能狀態。

 

如果心臟的傳導系統發生障礙或某部分心肌發生病變,則心電圖的波形將發生變化。

 

因此心電圖對某些心臟病特別是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的診斷有很大的價值,它是目前診斷心臟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引用:http://big5.wiki8.com/xindiantu_40756/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07:02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