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罌粟湯】
拼音
yīngsùtāng
處方
艾葉(去梗)、黑豆(炒.去皮)、陳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二兩;
罌粟殼(去蒂.蜜炙)四兩。
炮制
上件為粗散。
功能主治
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或飲食生冷,內傷脾胃,或飲酒過度,臍腹?
h,泄瀉腸鳴,下痢或赤或白,里急后重,日夜頻并,飲食減少,及腸胃受濕,膨脹虛鳴,下如豆汁,或下鮮血,并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
小兒量歲數,加減與之。
注意
忌生冷、油膩,毒物。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全生指迷方》卷二方名罌粟湯組成罌粟不拘多少。
功效解金石毒。
主治胃干而渴,肌肉不仁。
由居處卑濕,以水為事,肌肉濡漬,痹而不仁,是謂肉痿。
腎渴。
用法用量煮稀粥,入蜜飲之。
制備方法上為細末。
《朱氏集驗方》卷十方名罌粟湯組成罌粟殼、甘草、烏梅各等分。
主治婦人妊娠痢疾,里急后重,百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白水煎服。
《魏氏家藏方》卷七方名罌粟湯組成大罌粟殼10枚(赤痢蜜炙,白痢生用),甘草半寸(炙),橘皮1兩(去白)。
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上用陳米半合,水2碗,同煎至1碗,分作3服,咽下駐車丸。
《局方》卷六(吳直閣增諸家名方)方名罌粟湯組成艾葉(去梗)2兩,黑豆(炒,去皮)2兩,陳皮(去白)2兩,干姜(炮)2兩,甘草(炙)2兩,罌粟殼(去蒂,密炙)4兩。
主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或飲食生冷,內傷脾胃,或飲酒過度,臍腹(疒丂)痛,泄瀉腸鳴,下痢或赤或白,里急后重,日夜頻并,飲食減少,及腸胃受濕,膨脹虛鳴,下如豆汁,或下鮮血。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粗散。
用藥禁忌忌生冷油膩等物。
引用:http://big5.wiki8.com/yingsutang_71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