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百科●溪黃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1-14 09:19: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醫學百科●溪黃草

 

拼音

 

xīhuángcǎo

 

《全國中草藥匯編》:溪黃草拼音名XīHunɡCǎo別名熊膽草、山熊膽、風血草、黃汁草來源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線紋香茶菜Rabdosialophanthoides(Ham.exD.Don)Hara,的全草。

 

夏秋采收,曬干;

 

鮮品隨時可采。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散瘀。

 

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腸炎,痢疾,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中華本草》:溪黃草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拼音名XīHuánɡCǎo英文名LinearstripeRabdosiaHerb別名熊膽草、血風草、溪溝草、山羊面、臺灣延胡索、土黃連、香茶菜、山熊膽、黃汁草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溪草和線紋香茶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abdosia(Maxim.)Hara[PlectrantnusserraMaxim.]2.Rabdosiaolphanthoides(Buch.-Ham.ExD.Don)Hara[HyssopuslophanthoidesBuch.-Ham.exD.Don;plectranthusstriatrsBenth.;Isodonstriatus(Benth.)Kudo]采收和儲藏:每年可采收2-3次,第1次約在栽后3個月收割,第2次在第1次收割后約75d進行,第3次在冬前收割,割后曬即可,每11hm2產干草3750kg左右。

 

原形態多年生草木,高1.5-2m。

 

根莖呈疙瘩狀,向下密生須根。

 

莖四棱,帶紫色,密被微柔毛,上部多分枝。

 

葉對生;

 

柄長0.5-3.5cm;

 

葉片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近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粗大內彎的鋸齒,兩面脈上被微柔毛和淡黃色腺上噗。

 

聚傘花序組成疏松的國花序,長10-20cm,密被灰色柔毛;

 

苞片及小苞片卵形至條形;

 

花萼鐘狀,外被柔毛及腺點,萼齒5,長三角形,近等大,與萼筒近等長,果時萼增大,呈寬鐘形;

 

花冠紫色,長5-6mm,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上方淺囊狀,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

 

雄蕊4,內藏;

 

花柱先端2淺裂。

 

小堅果闊倒卵形,先端具腺點及髯毛。

 

花、果期8-10月。

 

本種與溪黃草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塊根小,球形。

 

葉片卵形或闊卵形至長圓狀卵殂,兩面被具節微硬毛,下面滿布黃紅色腺點,葉折揉碎后有黃色汁液,故稱“溪黃草”。

 

花萼外面被珠狀具節長毛和褐色腺點;

 

花冠白色或粉紅色,具紫色斑點;

 

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之外。

 

花、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常成叢生于山坡、路旁、田邊、溪旁、河岸及草灌叢中。

 

喜生于山坡、溝邊、河旁或林下潮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西藏等地。

 

栽培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環境,宜選擇陽光充足、保水、保肥大力強的壤土種植。

 

栽培技術用種子和扦插繁殖。

 

南方多用扦插繁殖,除冬季外,其他季節均可扦插,選取頂部無病的健闐枝條,剪成長約10cm,帶有2-3個莖節的截段,扦插于具40%-50%的蔭蔽度的苗床上,行株距5cm×3cm。

 

田間管理插后注意澆水,保持苗床濕潤,5-7d后可生根發葉,15-20d便可移栽。

 

行株距20cm×20cm為宜。

 

性狀性狀鑒別(1)溪黃草莖枝方柱形,密被倒向微柔毛。

 

葉對生,常破碎,完整葉多叟縮,展開后呈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2cm,兩而沿脈被微柔毛,葉柄長1-1.5cm。

 

聚傘花序具梗,由5至多數花組成頂生圓錐花序;

 

苞片及小苞片狹卵形至條形,密被柔毛;

 

花萼鐘狀長約1.5mm,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并夾有腺點;

 

萼齒三角形,近等大,與萼筒等長;

 

花冠紫色,長約5.5mm,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淺囊狀,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

 

雄蕊及花柱不伸出于花冠。

 

(2)線紋香茶菜莖枝方柱形,具槽,被短柔毛。

 

葉對生,多皺縮,完整葉展開后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8.8cm,上面被具節微硬毛,下面被具節微硬毛并布滿褐色腺點;

 

圓錐花序由聚傘花序組成,苞片卵形,被短柔毛;

 

花萼長約2mm,外具串珠狀具節長柔毛,布滿紅褐色點;

 

花冠白色,具紫色斑點;

 

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

 

顯微鑒別葉表面觀:(1)溪黃草非腺毛少,圓錐形,較短,1-3(-4)個細胞組成,基部細胞多膨大,頂端尖,疣突密且明顯,下表面同葉脈處有明顯波狀紋線,毛茸密,近平匍狀或斜向著生,有時頂端細胞主糨成弧形;

 

腺鱗略呈平碟形,有四條棱突。

 

(2)線紋香茶菜非腺毛多,寬圓錐形略扁癟,1-5(-9)個細胞組成,頂端略呈三角形,向前下方略彎,表面有密點狀突起,近基部細胞寬可至110-150μ,表面有縱向或放射狀突起的波狀紋理。

 

化學成份溪黃草葉和莖中含二萜類化全物:溪黃草素(rabdoserrin)A[1]、B[2]、D[3],以及尾葉香茶菜素(excisanin)A,2α-羥基熊果酸(2α-hydroxyl-ursol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和β-谷甾醇甙(β-sitosterolglucoside)[2,3]。

 

藥理作用溪黃草有效成分溪黃草素A,尾葉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對人宮頸癌(HeLa)細胞有顯著的抑制作用[1]。

 

性味味苦;

 

性寒歸經歸肝;

 

膽;

 

大腸經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利濕退黃;

 

散瘀消腫。

 

主濕熱黃疽;

 

膽囊炎;

 

泄瀉;

 

瘡腫;

 

跌打傷痛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外用:適量,搗敷;

 

或研末搽。

 

注意脾胃虛寒者慎服。

 

附方①治急性黃瘦型肝炎:溪黃草配防ZA漿草、鐵線草,水煎服。

 

②治急性膽囊炎而有黃疸者:溪黃草配田基黃、茵陳蒿、雞骨草、車前草,水煎服。

 

③治濕熱下痢:一、溪黃草鮮葉,搗汁沖服;

 

二、溪黃草配天香爐、野牡丹,水煎服。

 

(①方以下出《中醫方藥學》)④治痢疾,腸炎:鮮四方蒿葉。

 

洗凈,搗汁內服。

 

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兒童二至三毫升。

 

(《全展選編·傳染病》)⑤治癃閉:鮮香茶菜二兩,鮮石韋、鮮車前草各一兩。

 

水煎服。

 

(江西《草藥手冊》)各家論述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退黃。

 

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

 

2.《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肝利膽,退黃祛濕,涼血散痰。

 

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腫。

 

摘錄《中華本草》

 

引用:http://big5.wiki8.com/xihuangcao_80274/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21:16 , Processed in 0.218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