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百科●全真一氣湯】
拼音
quánzhēnyīqìtāng
《馮氏錦囊·藥按》卷二十組成熟地8錢(如大便不實,焙干用;
如陰虛甚者,加倍用),制麥門冬(去心,恐寒胃氣,拌炒米炒黃色,去米用)3錢(肺虛脾弱者少減之),雞腿白術(炒深黃色,置地上1宿,出火氣,不用土炒。
如陰虛而脾不甚虛者,人乳拌透,曬干,炒黃)3錢(如脾虛甚者,用至4-5錢),牛膝(去蘆)由2錢加至3錢,五味子由8分至1錢5分,制附子由1錢加至2錢余。
功效滋陰救火。
主治陰分焦燥,上實下虛,上熱下寒,陰竭于內,陽越于外,斑疹熱極煩躁,上喘下瀉。
中風大病陰虛發熱,吐血喘咳,一切虛勞重癥。
用法用量水煎,沖參湯服。
人參由2-3錢加至4-5錢,虛極者1-2兩,隨癥任用,另煎沖入前藥。
如肺脈洪大,元氣未虛,竟用前藥,不必沖參。
加減燥涸,則熟地倍之;
肺熱,則麥冬多用;
脾虛,則白術重投;
陽虛,則附子多加;
元氣大虛,則人參大進;
氣浮氣散,則牛膝、5味略多;
倘有假陽在上者,去參用之。
用藥禁忌以上6味必先煎好,另煎人參濃汁沖服,則參藥雖和,而參力自倍,方能駕驅藥力,克成大功。
若入劑內同煎,則滲入群藥,反增他藥之長,而減人參自己之力;
腹痛不大便,即使見高熱、神氣困倦、唇舌焦燥,亦不宜本方。
脾氣衰虛,熟地、麥冬少用或不用。
治療麻疹,一般用于麻疹收沒期,或麻疹早回者。
臨床應用1.麻疹:余治洪姓郎,未及1周,時當暑月,壯熱多日,神氣困倦,唇舌焦燥,飲乳作嘔,五心身熱如烙,脈洪數而弦。
問其前服之藥,乃發散消導數劑,復疑麻疹,更為托表。
余曰:久熱傷陰,陰已竭矣,復加托表,陽外越矣,若不急為斂納,何以續陰陽于垂絕哉?
乃用熟地4錢炒燥麥冬1錢5分牛膝1錢2分五味子2分制附子4分煎服1劑而熱退,次日更加炒黃白術1錢6分,另煎人參沖服而愈。
2.小兒手足癱軟:齊化門外張宅令郎未及1周,臥于低炕,睡中墜下,幸炕低而毫無傷損,嘻笑如故,似無痛苦也。
但自后右手足癱軟不舉,手不能握,足不能立,脈則洪大,久按無力,乃知先天不足,復為睡中驚觸,氣血不周行之故也。
乃以熟地4錢,炒麥冬1錢5分,炒白術2錢4分,牛膝2錢,五味子4分,制附子5分,煎小半鐘;
另用人參2錢煎濃汁2-3分沖藥,每早空心服之。
6劑而手足輕強,精神更倍。
各家論述1.《馮氏錦囊》:或疑五味子酸斂,有礙麻疹,是尚泥于麻疹為有跡之毒,而未達乎氣血無形之所化也;
況有附子之大力通經達絡,何慮五味子酸收小技哉?
若不借此少斂,則五臟浮散之殘陽,何因藏納而為發生之根本乎?
況附用陰藥為君,則唯有回陰制火之力,尚何存辛熱強陽之性哉?
此方陰陽具備,燥潤合宜,驅邪扶正,達絡通經,藥雖七味,五臟均滋,滋陰而不滯,補脾而不燥,清肺而不寒,壯火而不熱,火降而心寧,榮養而肝潤。
或疑其地黃多而泥膈,殊不知重可墜下,濁可補陰,正取其重濁濡潤下趨;
況兼白術,其劑則燥者不能為燥,滯者不能為滯矣。
或嫌其雜,奈小病、暴病,或在一經;
大病、久病,必兼五臟,五臟既已互虛,若不合眾臟所欲以調之,難免又增偏勝、偏害之禍;
況土金水,一氣化源,獨不觀古方中五臟兼調者乎?
或嫌其白術多用而滯,殊不知猶參力多則宣通,少則壅滯,豈不聞塞因塞用,而有白術膏者乎?
或嫌其熱而燥,殊不知附子隨引異功,可陰可陽,可散可補,用補氣藥可追失散之元陽;
同養血藥可扶不足之真陰;
有發散藥則逐在表之風邪;
引溫暖藥則祛在里之寒濕,況獨不念附子理中湯,更為純陽之劑耶?
故用此以便火降水土健運如常,精氣一復,百邪外御,俾火生土,土生金,一氣化源,全此一點真陰真陽,鎮納丹田,以為保生之計而已,即名之曰全真一氣湯。
熟地、白術,專補脾腎,乃先天、后天,首以重之。
但一潤一燥,何能逐墜?
水土忌克,難成一家,用炒麥冬和之,俾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沫化,源有自,既相克所以相成,復相生所以相繼,再入牛膝。
五味,則更得納氣藏源,澄清降濁,但諸藥和緩,大功難建,雖調營衛,經絡難通,更入烏附,既助藥力,復可行經,且使真陽能復交于下,真陰自布于上,既濟之象一得,燥涸偏枯之勢自和,復入人參以駕驅藥力,補助真元,火與元氣,勢不兩立,元氣生而火自息矣。
2.《時方歌括》:方以熟地滋腎水之干;
麥冬、五味潤肺金之燥;
人參、白術補中宮土氣,俾上能散津于肺,下能輸精于腎;
附子性溫以補火,牛膝引火氣下行,不為食氣之壯火,而為生氣之少火,從桂附地黃丸套來,與景岳鎮陰煎同意。
附注本方方名,《時方歌括》引作"全真益氣湯"。
引用:http://big5.wiki8.com/quanzhenyiqitang_87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