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13 10:25 編輯
【醫學百科●大腸腫瘤】
拼音
dàchángzhǒngliú
其惡變的可能仍然與管狀腺瘤一樣,如有>80%的腺體呈絨毛狀,就被稱為絨毛狀腺瘤,約35%的病例會發生惡變。
絨毛狀腺瘤惡變的危險性較同等大小的管狀腺瘤惡變的危險性大得多。
癥狀,體征和診斷大多數息肉無癥狀。
直腸出血是最常見的主訴。
痛性痙攣,腹痛或梗阻可能是大病灶的征象。
偶爾帶長蒂的息肉可從肛門脫出。
大的絨毛狀腺瘤可能引起大量的水性腹瀉,并可能導致低鉀血癥。
直腸息肉可能通過肛門指檢觸及,但常是經內鏡檢查發現的。
因為息肉一般是多發性的,并可能與癌癥并存,所以必須對全結腸進行全面的結腸鏡檢查,即使通過可曲式乙狀結腸鏡已發現病灶。
在鋇劑灌腸X線檢查時,息肉呈圓形的充盈缺損。
雙重對比(結腸充氣)檢查具有很大價值,但是纖維結腸鏡檢查更可靠。
治療在全結腸鏡檢查后,必須用套扎器或電外科活檢鉗徹底摘除息肉;
對未作腸道準備的患者切勿使用電烙術(切除性套扎或電灼法),因為結腸細菌產生的氫和甲烷有發生爆炸的危險。
如果通過結腸鏡切除未獲成功,應考慮剖腹探查。
大的絨毛狀腺瘤惡變的可能性很大,必須完全切除。
癌性息肉的治療取決于間變上皮向息肉蒂部的侵入深度,內鏡切除界線的最近距離和惡性組織的分化程度。
如果惡變上皮局限于粘膜肌層內,息肉蒂部有清楚的切除界線或病變是高分化型的,進行內鏡下切除并作嚴密的內鏡隨訪應該是足夠了。
浸潤穿過粘膜肌層可侵及淋巴管并且淋巴結轉移可能性增高。
對低分化或那些在息肉蒂部切除界線尚不清楚的病變,則應進行結腸部分切除術。
息肉切除后,對其隨訪檢查的時間安排尚有爭論。
大多數權威人士主張每年2次進行結腸鏡全結腸檢查(如果不能進行全結腸鏡檢查則可用鋇劑灌腸),并切除新發現的息肉。
如果每年一次連續2年檢查未發現新的息肉,則以后每2~3年進行一次結腸鏡檢查。
家族性息肉病一種雜合性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結腸疾病,可有100個或更多的腺瘤樣息肉布滿結腸和直腸。
5號常染色體長臂上的一個突變的顯性的基因(FAP)是致病因素。
如果不治療,幾乎所有的患者在40歲以前均會發生惡變。
直腸結腸全切除術可以消除這種危險,但是因為腹部結腸切除術加回腸直腸吻合術后直腸的息肉常會退化,因此許多權威人士主張先進行這種手術。
結腸次全切除術后需每隔3~6m對殘留的直腸進行檢查;
新出現的息肉必須被切除或電烙。
如果新的息肉出現過快過多面無法切除時,則需將直腸切除并作永久性回腸造口術。
對本病患者和家屬必須進行隨訪和遺傳學咨詢。
Gardner綜合征是家族性息肉病的一個變型,伴有硬纖維瘤,顱骨或下頜骨骨瘤和皮脂腺囊腫。
其他較少見的家族性息肉病的變型包括多發性結腸腺瘤和其他病變。
Peutz-Jeghers綜合征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在胃,小腸和結腸內發生多發性錯構瘤性息肉。
癥狀包括皮膚和粘膜有黑色素沉著,特別是在唇部和齒齦。
其他息肉青少年性息肉通常是非新生物性的,其生長速度往往超過血液供應,在青春期會自行離斷。
只有在發生無法控制的出血或腸套疊時方需手術。
增生性息肉也是非腫瘤性的,常發生于結腸和直腸。
炎癥性息肉和假性息肉發生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和結腸克羅恩病。 結腸直腸癌在西方國家每年新發生的癌癥中,結腸直腸癌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發病率僅次于肺癌。
1989年在美國大約有7。
5萬人死于結腸直腸癌,其中約70%位于直腸和乙狀結腸,且95%為腺癌。
在侵犯內臟惡性腫瘤中結腸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死亡原因。
其發病率在40歲時開始上升,至60~75歲時達到高峰。
結腸癌在女性中更常見,而直腸癌在男性中更常見。
5%患者可發生同步瘤(一個以上)。
大腸癌的遺傳易感性不明顯,但是有"癌癥家族"和"結腸癌家族"(如家族性息肉病,Lynch綜合征)的報道;
在這些家族中結腸直腸癌可發生于幾代人中,常出現在40歲前,且較多見于右半結腸。
在有些Lynch綜合征病例中,2號,3號和7號常染色體至少有四個基因發生突變。
其他易感因素包括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肉芽腫性結腸炎和家族性息肉病(包括Gardner綜合征);
患這些疾病時,在任何特定的時間內其癌變的危險性與發病年齡和基礎疾病的病程有關。
結腸直腸癌發病率高的人群所攝取的飲食含較少的纖維素和較多的動物蛋白,脂肪及精制的碳水化合物。
雖然致癌物質可能通過飲食攝入,但更可能是來自攝入的食物,膽汁或小腸分泌物,通過細菌的作用而產生。
確切的致癌機制尚不清楚。
結腸直腸癌可通過穿透腸壁直接蔓延,血源性轉移,局部淋巴結轉移,神經周擴散和腸腔內轉移而播散。
癥狀,體征和診斷結腸和直腸腺癌生長速度較慢,在其達到產生癥狀的較大體積之前要經過一段相對長的時間。
早期診斷依靠常規檢查。
癥狀的產生取決于病變的位置,類型,范圍和并發癥。
右半結腸管徑較大,腸壁較薄,并因其內容物呈液體狀,所以梗阻在晚期出現;
癌癥常呈蕈傘樣生長,腫瘤可能長得很大,甚至可以通過腹壁捫及,往往發生隱性出血,嚴重貧血所致的疲乏和虛弱可能是唯一的主訴。
左半結腸管腔較小,糞便呈半固體狀,且癌腫有環繞腸壁生長的傾向,從而引起便秘和排便次數增多或腹瀉的交替出現,伴有腹部絞痛的部分性梗阻和完全性梗阻可能是該病的主要表現,糞便可呈細條狀或混有血液。
直腸癌最常見的主要癥狀是大便時伴有血。
當直腸發生出血時,即使伴有明顯的痔瘡或已知的憩室病,仍必須排除同時存在癌腫的可能。
直腸癌可出現里急后重或排便不盡感。
在直腸周圍組織受侵之前,無明顯的疼痛。
簡單,低廉的大便隱血試驗作為篩選和監測高危人群方案的一部分是可取的。
為了確保結果準確性,在大便采樣前三天患者應攝入高纖維,無肉類飲食,陽性時需作進一步檢查。
約65%的結腸直腸癌發生在可曲式纖維乙狀結腸鏡的觀察范圍之內。
當懷疑腸道的任何部位有癌腫及與結腸有關的癥狀時,應進行纖維結腸鏡檢查。
如果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病灶,隨后應進行全結腸鏡檢查,并將結腸所有病變徹底切除。
結腸鏡下切除同時發生的息肉可減少需切除的腸段數量。
內鏡下對息肉進行部分活檢可能有25%的誤診機會,而活檢陰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在息肉中有癌腫的可能性。
如果病灶是無蒂的,或者在結腸鏡下無法切除,則應積極地考慮手術切除。
鋇劑灌腸X線檢查對于發現直腸癌并不可靠,但它卻是診斷結腸癌的很重要的第一步。
空氣對比X線檢查比單純鋇劑灌腸可能發現更小的病灶(<6mm),但是充氣結腸可能漏診較大的病灶(>2cm),而且漏診率令人吃驚(20%~30%)。
對結腸進行鋇劑灌腸和內鏡檢查最主要因素是充分的腸道準備,常需通便,口服腸瀉劑和多次灌腸。
如疑有梗阻性結腸病變時,則禁止口服鋇劑,因為結腸將鋇懸液中的水分吸收后可能使硫酸鋇沉淀,從而產生完全性大腸梗阻。
即使當X線診斷相當肯定時,也應該施行結腸鏡檢查;
鋇劑灌腸可使30%腫瘤和40%息肉漏診,而結腸鏡檢卻可查出同時存在的病灶,并可決定切除腸段的長度。
血清癌胚抗原(CEA)升高與結腸直腸癌并無特異的關系,但CEA的水平在70%患者中是升高的。
如術前CEA水平升高,而腫瘤切除后降低,則對CEA的監測可能有助于發現該病的復發。
CA19-9和CA125是其他也可能升高的腫瘤標志。
治療和預后結腸癌的基本治療是在作好腸道準備之后對結腸癌病灶及其局部淋巴引流區進行廣泛的手術切除。
對直腸癌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于病灶與肛門的距離和肉眼所見的范圍。
直腸的腹會陰切除術需施行永久性乙狀結腸結腸造口術。
只有在下述情況時才可將低前位切除伴乙狀結腸與直腸吻合術作為首選的治療措施:即能夠切除病灶以下5cm的正常腸段,而且這種手術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使用釘合器(Stapler)則可使更多患者的低前位切除和吻合更接近直腸,而不損害其直腸。
外科手術可能使70%患者治愈。
如果癌腫局限于粘膜,最好的5年生存率可接近90%;
如結腸癌已穿透固有肌層,生存率約為80%;
如轉移到淋巴結,則為30%。
若患者不能承受手術的風險,有些結腸癌可以采用電凝法加以局部控制。
初步研究結果表明,在根治性直腸癌(而不是結腸癌)手術后輔以放射療法,對有限的淋巴結受累的患者,它能控制其局部腫瘤的生長,延遲癌腫復發,改善生存率。
有1~4個淋巴結受累的直腸癌患者作放療和化療的聯合治療所得的效果最好;
在切除的標本中若發現4個以上的淋巴結受累時,聯合治療效果較差。
已研究有效的化療方案是用氟尿嘧啶(5-FU)加用或不加用亞葉酸。
當進行化療和放療聯合治療時,放射物理學家的周詳計劃,特別注意避免損傷小腸是必要的。
關于術前放療以改善直腸癌手術可切除率是有爭論的;
專家們對這種治療是否會增加可手術的機會抑或影響對局部淋巴結轉移的探查還有不同看法。
現已在對直腸癌患者進行術前,術后的化療聯合放療的對照研究。
適當的對照研究發現,在結腸癌伴有淋巴結陽性(Ⅲ期,Dukes期)的患者應用5-FU聯合左旋咪唑或亞葉酸作為手術輔助治療的療效尚未確定。
關于結腸直腸癌根治性手術后隨訪的時間長短問題尚有爭論。
大多數權威人士主張對殘留的腸道每年進行一次結腸鏡或X線檢查,連續2年,如檢查結果為陰性,嗣后每隔2~3年復查一次。
若不能作根治手術,則可能需要進行有限的姑息性手術,其中位生存期為7個月。
對晚期結腸直腸癌唯一證明有效的藥物是5-FU,但只有15%~20%接受這種治療的患者被證實有腫瘤縮小和生存期延長。
常用的5-FU治療方案要求每4~5周中給藥5天,但如果醫生不熟悉化學治療藥物的危險性及血細胞計數的最低點時不應給予這種治療。
盡管某些腫瘤學家認為5-FU與甲酰四氫葉酸聯合應用優于單獨應用5-FU,其他藥物單獨或與5-FU聯合應用,通常未被證明有良好的療效。
一種新藥irinotecan(camptosar)在進展性結腸癌患單獨應用也有作用,已被作為聯合化療的部分進行評估治療方案,但對進展性結腸癌患者的化療應在有經驗的化療專家指導下應用。
當轉移局限于肝臟時,可以通過植入的皮下泵或裝在腰帶上的外泵將5-FU或放射性微球注入肝動脈,患者可帶泵走動;
這種灌注療法比全身性化療的效果可能更好,但是這些肝動脈灌注療法治療價格昂貴,其價值有待于在臨床研究證實。
如果肝臟外也出現轉移,則灌注泵的肝動脈灌腸化療并不比全身化療優越。
肛門直腸癌最常見的肛門直腸癌是腺癌,其他腫瘤包括鱗狀生殖腔原癌,黑色素瘤,淋巴瘤和各種肉瘤。
肛門直腸表皮樣(非角質鱗狀細胞或基底細胞)癌占遠端大腸癌的3%~5%。
慢性瘺管,肛門皮膚射線照射,粘膜白斑,性病狀淋巴肉芽腫,Bowen病(真皮內的癌)和尖銳濕疣是其癌前病變,已證實主要與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感染有關。
腫瘤沿直腸淋巴結管和腹股溝淋巴結轉移。
基底細胞癌,Bowen病(真皮內的癌),乳房外Paget病,生殖腔原癌和惡性黑色素瘤較少見。
局部廣泛切除術治療肛周癌的效果常是滿意的。
化療和放療聯合對肛門的鱗狀瘤和角質腫瘤治愈率高。
如放療和化療不能使腫瘤完全縮小應將腹會陰切除。
R> 注:1、表中備注欄標注“*”的劑型規格為代表品.
引發大腸癌的7大高危因素在上世紀70年代,10萬人中約有10人患大腸癌,此后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在經濟發達地區發病率更高。
不容忽視:大腸癌發病率在一路攀升!
大腸癌與發病部位人的腸道分為小腸和大腸,后者包括結腸和直腸兩部分。
在直腸、結腸部位生長的癌瘤統稱為大腸癌。
其中,左半腸(直腸、乙狀結腸及降結腸)癌占75%,右半腸(升結腸)癌占20%,而橫結腸癌只占5%。
直腸癌發病率最高,約占大腸癌的60%。
大腸癌與發病年齡大腸癌發病多在41~60歲人群(第一高峰期),其次是40歲以下人群(第二高峰期),61歲以上發病率較低(第三高峰期)。
大腸癌第二高峰期人群多集中在25~35歲,所以青年人群也不能忽視大腸癌。
引發大腸癌的高危因素1、長期便秘糞便在大腸內停留時間越長,其中致癌物質對腸壁黏膜不良影響越大。
2、長期便溏引起便溏的原因有多種,其中之一是大腸息肉,若息肉長期不被發現,可潰變成癌。
便溏時間越長,作腸鏡檢查的必要性越大。
3、高蛋白、高脂肪飲食這類食物在體內的代謝產物容易誘發細胞惡變,可引發大腸癌。
4、長期患炎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是炎性腸病之一種,長期治療不當,病情多次復發,病程在8年以上者要警惕大腸癌的發生。
5、大腸癌家族史有此病家族史的各年齡段人群均應隨時注意大腸癌癥狀的出現。
6、大腸息肉大腸癌約80%來自大腸息肉,大腸息肉病人必須定期進行腸鏡檢查。
7、痔瘡出血發生痔瘡出血的病人中有些已在肛門以上的大腸內長了息肉或癌瘤,若在診斷中只注意到出血癥狀,很有可能會漏診發生在大腸的重要疾病!
建議凡有痔瘡出血者,一定要在近期到醫院消化內科作腸鏡檢查。
大腸癌的臨床癥狀當您發現下列病情,特別是前6項時,應及早到醫院進一步診斷,作腸鏡等相關檢查。
(1)便次增頻;
(2)膿血便、血便;
(3)大便潛血多次陽性;
(4)痔瘡出血后;
(5)貧血;
(6)腹痛;
(7)腹脹;
(8)便溏稀或便溏、便秘交替;
(9)解不下大便;
(10)腹部包塊;
(11)食欲下降;
(12)消瘦。
大腸癌術后應注意:大腸癌術后要按醫生指定時間作腸鏡檢查,因為有些大腸癌術后可在大腸的另外地方發生癌瘤。
引用:http://big5.wiki8.com/dachangzhongliu_96/ |